首页 > 综合 > 正文

全球观焦点:东湖评论:《隐入尘烟》不追逐繁华的质朴更动人

2022-09-14 15:31:12来源:荆楚网  


【资料图】

电影《隐入尘烟》能够“逆风翻盘”,突出重围,离不开故事中蕴含的时代思考和审美追求。近期媒体热议,多从主旨追求、乡土风格、主创表现等方面加以评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隐入尘烟》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在于卑微命运与崇高追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农村题材电影,《隐入尘烟》影片深情展现了一对底层农民夫妇从陌生到熟悉,从相知到相守的心路历程。主创将关注点落在底层人物命运之上,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的边缘人——马有铁从小寄人篱下,看人脸色;曹贵英常年住窝棚,风吹雨漏。两人结婚时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借住别人的闲置房屋没多久,房子主人为获得拆迁款让他们赶紧收拾东西走人——这部电影不是居高临下式的廉价同情,而是苦涩、质朴又不乏浪漫的平视视角;更重要的是,电影表现出弱小人物身上的坚韧,可谓悲悯之中见崇高。

文艺理论家一般认为,崇高感往往来源于在相对弱小但代表正义的力量,与强大势力的抗争过程中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如《老人与海》中坚信“你可以杀死我,但你永远也打不败我”的桑地亚哥。《隐入尘烟》的崇高感,在“马有铁”这一形象上表现最为突出。

他守信重诺,坚持原则。马有铁老实巴交,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一码归一码”。当初为了孵小鸡,向邻居借了十个鸡蛋,还的时候对方不在意,他却坚持让对方收下,说“一码归一码”——这是对诺言的坚守。别人再三抽他的“熊猫血”续命,没有任何报酬,象征性地买了件大衣,马有铁要求从粮食款里扣除大衣钱,他又说:“一码归一码。”他明白别人利用自己的善良,但还是“一码归一码”——这是对原则的坚守。马有铁执着倔强,始终坚守着自己做人的原则与底线,不做一丝一毫的改变。

他尊重生命,同情弱者。第一次被拉去献血时,他明明心里害怕,可他心地善良,不懂如何拒绝。之后村人提醒他,农药、种子、化肥有人买了,他说“一码归一码”,依旧选择善良,一次又一次不计回报地去献血。他常常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收粮老板的话说,“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还在想着别人”。献血时不是希望从对方获取什么,而是希望对方尽快结算乡亲们的工钱。他深知漂泊的难处,所以同情屋檐下的燕子,每一次被闲置房屋的主人驱赶,他都不忘记带走檐下的燕子窝。这些细节昭示出马有铁的一颗仁者之心。

他坚韧顽强,毫不气馁。与曹贵英结婚之后,两个卑微、柔弱的苦命人共同生活,激发出他的生活热情。搬迁、脱坯、砌筑,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夫妇俩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安乐窝”,生活也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整地、锄划、脱粒、扬场、犁地、耙地、复种、扶苗,种粮的每一个环节,他都是一个老把式。他受尽生活的虐待,不屈于命运,风雨中拼死反抗,这就是马有铁的精神。虽说苦难不值得歌颂,但苦难中不气馁、不放弃、坚韧顽强的精神,永远是人生而为人的可贵品质。

身处最底层的小人物,秉持内心的界定,为自己的操守而活,不背叛自己,不摒弃初心;卑微如草芥的马有铁,不依附、不等靠,在贫瘠的生活中用力获取每一丝雨露,向阳生长,展现出不屈的人格与力量——这就是马有铁形象中的崇高感,是电影最冲击人心的地方,这也可能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当代社会中,这部农村题材影片,能够让不同的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重要原因。

稿源:荆楚网

作者:曹阳赤(宜昌当阳)

责编:丁玥

标签: 隐入尘烟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