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全球通讯!【地评线】东湖评论: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2022-09-14 09:37:02来源:荆楚网  


(资料图)

9月2日,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湖北省3名大国工匠——阎敏、梅琳、周永和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工匠精神,《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庄子》中“道也,进乎技矣”都反映出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匠精神。

近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一一登上世界舞台,在航天、通信等多个领域占据世界之最,在这浓墨重彩的背后,离不开大国工匠们执着专注、攻坚克难、卓越追求的工匠精神。现今,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也需要培育出更多“术业有专攻”的能工巧匠。

培育能工巧匠,需要政府引导激励。各级政府可通过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将技术技能要素纳入收入分配中,探索适应技能型人才实际的薪酬体系。加大物质奖励的力度,将实用技术技能人才纳入政府人才库,享受与之相匹配的地位和福利待遇。在公开招聘中,适当降低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学历要求,以职业技能等级为主要评定标准。通过政府主导,引导企业建立专业技术职工培训制度,采取集中培训、老带新、技术比武等多形式培强培优职工专业技能。通过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职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增强自身技能水平。

培育能工巧匠,需要学校精准培养。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结合市场导向,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在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育、人才、产业的有效衔接,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顺应时代潮流,增设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网络与新媒体等社会发展中产生新需求的新兴专业。

培育能工巧匠,需要社会鼓励认可。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很多人对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岗位存在偏见,认为职业教育“学历低”,专业技能岗位“发展路径窄”。因此,要积极引导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摘掉“有色眼镜”。基层街道可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多形式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技能的宣传活动,通过精神文明宣传栏、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增强群众对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岗位的认可。通过选树身边的劳模、优秀工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让“有一技之长”的观念成为新的就业追求,为专业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就个人而言,还需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理性看待专业技能岗位,要明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对待工作,要有“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也要有“干一行专一行”,精益求精的人生追求;对于自身岗位,既要有甘于平凡,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也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日积月累,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中造就伟大的业绩。

能工巧匠是“大国重器”的重要支撑,大国工匠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思琦(宜昌当阳)

责编:丁玥

标签: 技能人才 能工巧匠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