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环球百事通!【地评线】东湖评论:做好心理干预,让爱的阳光照亮生命之树

2022-08-23 05:40:03来源:荆楚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艾滋病是一种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极具危害性传染病,一旦被感染,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社会稳定。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7月27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22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危急关头》显示,2020—2021年间,全球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人数仅下降3.6%,降幅为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21年,艾滋病大流行导致平均每分钟1人死亡。艾滋病患者在病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关爱艾滋病人、做好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干预工作,使他们能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疾病和生活,这对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防艾意识及能力。最新联合国的艾滋病统计数据显示,低于40%的年轻人掌握艾滋病相关的基础知识,不足4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在艾滋病住院患者的调查中,发现90%的患者有健康教育的需求,其中53%的患者想获得治疗方面的知识。有调查指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对预防疾病传播,为提高患者的社会地位和缓解社会歧视偏见有积极作用。各级防艾办、卫健委、疾控中心、总工会等单位应联合起来,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深入学校、医院、社区、田间地头等场所,以知识授课、案例分析、有奖问答、发放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向患者、学生、市民群众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获得家庭和社会支持,引导患者重拾生活信心。患者被确诊感染HIV病毒,心理上肯定难以接受,再加上受到情绪的影响、对于疾病的不了解,以及对于未来生活和健康的担忧,甚至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维系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担忧。为此,正面的家庭支持对于艾滋病患者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员应创造一个平静、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帮助患者克服悲观、恐惧、忧虑、孤独、愤怒等不良情绪,给予他们精神上支持和关爱,主动与他们商讨问题,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重拾生活信心;尽量维护他们的尊严,多陪伴和安慰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人关注、被人关爱;随时体会他们的感受,注意理解他们谈话中的感情色彩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促进双方情感交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并以自身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和感染他们,让他们接受现实,调整心态,努力发掘生活的意义;还可鼓励和帮助他们积极主动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亲朋好友联系和沟通,帮助他们战胜疾病和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

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阳光普照。心理干预方法主要有心理咨询、劝导、启发、同情、支持等,帮助患者克服对艾滋病的恐惧,减少其精神压力、激发其生存欲望。譬如,成立心理咨询点,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心理服务;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小组上门服务,聆听患者的心里压力,帮助其缓解心理问题;定期开展艾滋病心理咨询交流会,为患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交流心理应激源和缓解方式,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改善心理疾病。团体心理干预,即由心理学工作人员组成专家小组,通过建立关系、宣泄情绪、寻找社会支持和调整应对方式四个步骤,有针对性进行咨询和治疗,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通过近几年相关研究表明,团体心理干预在改善HIV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艾,让人惊恐;爱,滋润生命。艾滋不是罪恶,罪恶的是那双有色眼镜。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只有消除歧视与偏见,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和包容,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树立对抗病魔的信心、勇敢扬起生命的风帆。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虎(宜昌长阳)

责编:丁楚风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