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环球观点:【楚天评】多措并举,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2022-08-04 16:40:13来源:荆楚网 ​  

近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会议强调,要突出发展取向、突出一流标准、突出问题导向、突出落地落实,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走深走实。

根据湖北省发改委公布的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十堰市、恩施州等五个城市被评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但必须承认的是目前我省营商环境建设仍面临一定的问题与挑战。


(相关资料图)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更好地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要解放思想,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重点解决市场主体关切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强化法治建设、深化简政放权、固化协调机制、优化服务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才能释放市场巨大潜力。

强化法治建设,坚定依法行政“主心骨”。好的营商环境来源于法治政府的建设,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和服务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将其转化为法律法规,要以实施《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为契机,进一步清理和修订不利于维护营商环境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建立以保障良好营商环境为主旨的公正严明执法体系,完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程序,创新执法监管方式,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执法水平,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提升政府公信力;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增强市场主体风险防控能力,为企业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深化简政放权,凝聚放管结合“向心力”。“放管服”改革是为市场主体改良生长的土壤。要让这片土壤开出“兴业”之花,就要不断深耕于此,以敬企之心,行简政之道。要不断加快由行政分权向市场放权转变,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上做“减法”,在加强服务和监管上做“加法”,细化“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流程、减跑动”的实施办法,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流程,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时限。要充分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不断整合互联网数据资源,打通数据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打造“一网通办、一事联办”新模式,实现“跨市通办、全市通办”新突破。

固化协调机制,筑牢审管联动“同心圆”。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需要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这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攻坚克难、破旧立新的革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政务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的条例文件可能存在冲突导致对有关标准执行不一致。这就需要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省全市“一盘棋”思想,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推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采取即时研究和定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解决重难点问题。及时统一规范相关政策法规,协同跟进、查漏补缺,发现并纠正各项服务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瓶颈,增强各项政策措施的协调整合和叠加效应。

优化服务举措,搭建政企沟通“连心桥”。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企业需求导向,优化服务举措,才能让企业安心地投资兴业。一方面,从优化企业开办、经营、注销审批服务入手,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囊括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申报、水电气申请使用、申请减费降税优惠、融资贷款绿色通道等多项业务。另一方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供专业服务和政策支持,特别是针对民营企业,要将服务“站台”前移,主动上门变被动为主动,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通过拓展服务外延,组建专家智库第三方服务团队,助力企业破解发展痛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是一项多维度、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目前改革已涉足“深水区”,也进入到滚石上山的关键期,必须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笃行不怠、驰行不息,将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邹炀(武汉江夏区)

责编:詹蔷

标签: 营商环境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