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要闻:【二十四节气系列网评㉛】东湖评论:夏至如约至,奋斗正当时

2022-06-21 09:38:21来源:荆楚网  

今天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在古代,“夏”为大,“至”为极,《二十四节气解》曰:“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影短至,故曰夏至。”相对于小满的“物至此而小得盈满”,夏至便是“物至此皆假大而极至”。

夏至是一个源于天文的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北回归线的地区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标志着北回归线附近夏季的真正来临,也就意味着此时万物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但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却均与“阴”相关,大自然的物候总能巧妙地做到动静皆宜,阴阳平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礼记》在对夏至物候的描述中,除了“夏至三候”外,还增加了一个“木槿荣”。木槿,迎晨曦而荣,日中则衰败,至傍晚而零落,朝花可夕拾。虽然每朵木槿花只能绽放一日,但木槿全树的花期却很长,于是木槿又有着“无穷花”的美称,不禁令人想起木槿的花语——“温柔的坚持”,用锲而不舍的“绽放”,生动诠释“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涵。

“太阳雨”是夏季独有的特色。夏至过后,天气炎热,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著名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就巧妙地借喻了这种天气。此时气温高、日照足,农作物需水量大增,也就有了“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农谚有云:“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此时唯有强化田间管理,才能确保秋季丰收。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十成收成才保险”,种是基础,管是关键,亦如青年,要想收获满满,惟有抓住时机,做好自身“田间管理”;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励者,从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凝心聚力耕好田。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时至今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仍会举办隆重的“夏至”风俗活动。如,巢湖柘皋以“过夏至、观龙舟、游老街、品早茶”为主题,已连续举办了九届夏至民俗文化节,此节已成为宣传巢北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推广柘皋旅游的靓丽名片,展现柘皋发展变化的生动写照。

除了特有的风俗外,各地也有各式各样让人期盼的夏至尝新食俗,这些食俗既饱含了人们对收获的喜悦、对辛苦劳作的感念,更有祈愿来年丰收的美好寓意。其中,最受欢迎的莫属“夏至面”。《帝京岁时纪胜》曰:“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冷淘面,即过水面,也叫凉面,既能充饥,还能让夏日的酷热在“似腻还成爽,如雪又飘丝”的独特口感中渐渐消散。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承载着春的缤纷,蕴藏着秋的丰硕,更提醒着广大青年奋斗正当时,岁月不待人。青年身处人生之大好年华、奋进之最佳时节,要从“夏至”中汲取人生智慧,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练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涵养“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的从容,应时而为、适时而作,播撒希望,耕种梦想,从而收获“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成就。

夏至意味着阶段性的收获,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当前,中国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广大青年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

稿源:荆楚网

图文:郑永妍(襄阳襄州)

责编:刘文颖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