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最新:【地评线】东湖评论:让劳动教育为残障儿童的成长铺平道路

2022-06-20 05:47:01来源:荆楚网  


【资料图】

近日,关于“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话题冲上热搜,网友十分赞成教育部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这一举措,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残障儿童而言,这同样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在残疾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引导残障儿童能生存、会生活,劳动教育是关键,要让劳动教育为残障儿童的成长铺平道路。

中国残障人士总数超过8500万,而0-14岁的残障儿童有817万,占儿童总数的2.67%。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残障孩子,那么整个家庭就会面临巨大的冲击。那么,这个群体如何生存?如何减轻残障儿童的家庭负担?只有让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加强劳动教育训练,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大道。通过劳动教育,让残障儿童掌握劳动技能,学会自立、自理、自强,才能更好地生存,给家庭带来希望,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就是一种学习,通过劳动可以发展智力。教育残障儿童从小从事一些生活自理劳动和家务劳动,如系鞋带、洗碗洗衣、叠被子、扫地等,既可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又可以训练手指灵活度,让人脑机能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孩子的运动功能和智力水平的发展,达到对个体进行缺陷补偿的目的。同时,劳动教育也是残障儿童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对残障儿童进行劳动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比如插花、洗头、洗车、酒店服务等,这些对于他们将来过正常人的生活至关重要,也会成为他们将来谋生的手段,为踏入社会打下基础。可见,劳动教育在残障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残障儿童的劳动教育要出效果,得有实招。譬如宜都市特殊教育学校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身心特点,加之个性化的需求,制定了“三学段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模式。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该校始终贯穿“能生存会生活”的育人理念,一体化设置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其次三个年段按照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开展教学,低年段以学生的自我服务为主,学习穿衣、叠衣、叠被子、个人清洁等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内容,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中年段以生活适应、劳动技能为主,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基本劳动技能、家务劳动技能等,如择菜、洗菜、扫地、拖地、洗衣服等,高年段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学习洗发、炒菜、种菜、种植花卉、手工制作等技能。同时学校开设有专门的劳动课程、安排有专门的劳动课教师,有专门的实训教室、蔬菜花卉园地等实践操作基地。这样的劳动教育必然会促使残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有效促使残障学生健康成长。

残障孩子的劳动教育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细心,也需要家长的协同配合,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教师无疑是教会残疾孩子劳动技能的师傅,教师只有注重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灵活运用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而家长则要配合学校,指导孩子在家做好巩固训练,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教给孩子日常生活中必要的劳动技能,让孩子劳逸结合,身心健康发展。还要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架起社会和残障儿童之间的桥梁。社会爱心人士可以联合学校和残障儿童共同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让他们和正常人一起劳动,一起交流,帮助他们摒弃不良情绪,让其自信融入社会。另外国家层面要鼓励社会企业为残障儿童提供劳动实践基地和未来的就业平台,让残障儿童在劳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改变世界。扎实推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必定使残障儿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他们定能自信地和普通孩子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邹红艳(宜昌宜都)

责编:丁楚风

标签: 残障儿童 劳动教育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