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楚天评】东湖评论:“因文而盛”的生动实践

2022-05-23 05:29:39来源:荆楚网  

2022武昌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直奔“赓续千年”主题,自是带着一份自信和期盼。

接触武昌这个名字,是在K12教科书里。第一次踏上武昌,转眼已经三十余载。

那天,父亲带着我,挑着被子提着箱子,沿着民主路、穿过古楼洞、转过红楼,走进武珞路114号。城墙欲遮还羞的青苔、红楼若隐若现的红墙白缝、沿街阴翳蔽日的粗壮法桐,让人不由呼吸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和厚厚的历史味。

后来,到长江大桥头去看大江东去、到音乐学院去听悠扬琴音、到中医学院后面探视昙华林、到首义路访楚望台或者到省图书馆吸氧,便是周末假日的选修课。再后来到东湖边的三官殿,俯瞰楚风古韵的省博是工作间隙最惬意的视觉享受。

扳指算下来,已完成的人生旅程,竟然有一半在武昌的时空里,对武昌便不自觉形成了特别的归属和期许。

1800年前,孙权“因武治国而昌”,武昌拿到了准生证。风雨经年,武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111年前的那声枪响,更是升华了“武”字造化。然而,武昌给人最大的想象却是风风韵韵的文脉赓续。

武昌绵延不绝的文气,流淌于文人墨客的千年吟诵,弥散于四衢八街的世代烟火,转载于万签插架的中外典籍。尤其是1889年12月17号,张南皮在司门口码头上岸的那一刻起,这座千年古城与现代文明的对话全面开张,一座博古通今融贯中西兼收并蓄的文化大城拔地而起,“因文而盛”由此加持。经此形塑,武昌的文化意味作作生芒,以致住在武昌,仿佛有种特殊的身份认同。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也曾对武昌某个时期的彷徨失落心忧。但也就在这个时候,武昌的文化禀赋被重新凝视,武昌的文化价值被重新置顶,沿着“文化+”的路径重构了武昌的景象和气象。

从蛇山透绿、黄鹤透亮,到昙华林再造、起义门再现,从红色资源容光焕发到辛亥首义容颜重驻,从户部巷烟火重盈到楚河汉街开市纳客......由点到线,由线绘面,这片文化沃土被充分激活,千年文化脉络被有机串联,在新的时空动态中,历史和现实同频,文化和产业共振。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文化是集体的非遗传性记忆”。在“产业—城市”融合创新发展进程中,文化一直扮演着关键内驱力的角色。基于现代理念、技术融合和文化自信,景区街区社区交互的武昌文旅模式,历经多轮实践和打磨,在中国现代都市建设中展现出独特的可见性和生动性,既可说是武昌在向文化致敬,亦可谓文化为武昌复兴前置了伏笔。

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午后,我就深信,武昌终究是“因文而盛”。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廖逢倩

标签: 城市更新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