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最闪亮的坐标】东湖评论:携一束微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2-04-03 21:01:24来源:荆楚网  

本网评论员 刘文颖

清明节放假期间,天津憩园的一座墓碑前满是花海,一位老人的铜像在春光下熠熠生辉,他就是白方礼。

缘何这样一位已经故去十七年的老人,被人们念念不忘?答案就藏在这里。

在白方礼老人73岁时,他决定要将蹬三轮挣的钱全部用于支援教育事业,而这一蹬,就是十五年。一辆吱吱呀呀的三轮车,两个馒头就碗水,他就这样几元几角地攒,前后捐出35万元,让300多名贫困学生有了一个编织未来的机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一个个小小的校徽,缀满了白方礼老人的红色绶带。而当初的这些孩子们,也早已长大成人,接续传递着照亮别人的那一束微光。

有人说,白方礼老人傻,在本应颐养天年的年岁,给自己找了件“苦差事”。而正是这一份“让娃娃们有书读”的坚持,不仅托起了300多个孩子的读书梦,更像一束光,照进了人们的心里。

湖南大学校友匿名设立“白方礼励志助学金”,每年捐款10万元,资助家境贫困的优秀学生;天津市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从2012年开始,资助湖南8位贫困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他们统称自己为“白方礼”……

白方礼老人用一生讲述了一个无私奉献的故事,而他走后,这些“白方礼们”接力传承,依旧行走在行善的路上,传播爱与希望。

行善易,不在大小,行善难,难在坚守。在很多人看来,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可,做善事、行善举跟自己无关,亦或是觉得事儿小,不愿为之。事实上,生活点滴皆可为,如3年爱心接力关爱特殊顾客的100多名外卖小哥;坚持为红军烈士陵园守墓60余年的红安耄耋老人姜能山;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燃灯校长”张桂梅……他们,都是在日积月累中,以自身之微光,照亮他人。

善不拒微,聚沙成塔。只有每一个人的心热了,社会才会暖起来,当更多人从感动中行动,从行动中带动,才能凝聚起奋进向上的力量。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