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地评线】东湖评论:屈子忧乐越千载 精神丰碑照古今

2022-01-24 15:02:05来源:荆楚网  

八十年前,抗日战争正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陷,“皖南事变”爆发,郭沫若10天一气呵成创作出历史剧《屈原》,公演后引发国人强烈反响。八十年后,在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楚辞》节目中,白发苍苍的屈原品尝着家乡秭归的柑橘,跨越千年的味道“甜哭了”屈原,也“看哭了”观众。无论是鞭挞黑暗的愤怒,还是喜极而泣的热泪,时空变幻,悲喜转徙。屈原,这个“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心忧家国、情牵百姓、清正高洁、勇于探索,高风亮节万世景仰,凛然正气千秋传颂。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他是“中华诗祖”,《离骚》《天问》震烁古今,《楚辞》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他是清醒勤勉的政治家,修明法度,举贤任能,探求“美政”。“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是悲天悯人的亲民者,心怀百姓,顾念苍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是嫉恶如仇的斗士,朴诚勇毅,孤忠流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是去国怀乡的离人,毁谤放逐,至死不渝。屈原之于今人,不单是古代先贤的名字,文学殿堂的高山仰止,是高洁如兰的君子,深沉激烈的爱国者,更是享誉世界的文化符号,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屈原称颂的橘树,苍翠挺拔,四季常青。他一生矢志探寻强国为民之路,站成了南国的嘉树,润泽了脚下的土地,指引了后世的来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中华儿女英雄辈出,世代传承家国情怀,用热血与激情挺起了民族的脊梁!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用行动践行着对祖国母亲的誓言。“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抗洪抗震、战贫战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哪怕道阻且长,何惧雨雪风霜!“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天宫巡天,中国人从未停止对宇宙洪荒的“天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攻克了娄山关腊子口,从筚路蓝缕到全面小康,还将越过更多激流险滩,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踌躇满志的少年,到锐意改革的干臣,到汨罗江边的老者,屈原一生忧国忧民,悲愁多于欢乐。他的喜忧随国家兴衰而起伏,脉搏伴黎民苦乐而跳动。他怀沙抱石纵身一跃,让沧浪之水带走了无尽的遗憾,在史册书写了永恒的传奇,以大爱之名,把一个叫端午的节日铭刻进中国人的乡愁记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用一生悲壮启迪了万世子孙的思索,用一个人的牺牲换取了一个民族精神丰碑的永驻。他留给世界孤独的背影,人性的光芒却温暖了世间两千年。两千多年前,他行吟泽畔、衣袂飘飘,似已远去;两千多年来,他注视着家国故土,置身于你我身边,从未远离。

在电视节目中,屈原穿越到现代,吃着“比小时候吃的还甜的”橘子,看着家乡的青山绿水,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歌咏的柑橘,已成为特色主导产业,帮助乡亲脱贫致富。浪漫主义文风传承后世,“诗在民间”生机勃发,“诗的原乡”文脉流长。屈原故里崛起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他把诗写在竹简上,中国航天人把“最浪漫的诗”写在了宇宙中。中国端午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五月初五,后人用吃粽子、划龙舟寄托对他的殷殷思念。屈原精神源于中国,屈原文化泽被世界。假如屈子能穿越而来,看到这锦绣河山、繁荣盛世,他的满腔忧思定将化为无限喜乐。强国富民美梦成真,求索精神薪火相传,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凤凰涅槃展翅飞翔……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谢乔(湖北宜昌)

标签: 屈原 民族复兴 浪漫主义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