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有机产业让“朱鹮之乡”从秦岭再度腾飞 力促生态经济双赢

2021-09-27 13:48:43来源:长江商报  

朱鹮是从大秦岭飞出来的生态精灵,40年前,它们从灭绝边缘重生而来,40年后,它们繁衍复兴,为人类拯救这一濒危珍贵物种带来希望。

陕西汉中市洋县,作为朱鹮最早的发现地,被称为“朱鹮之乡”。

为了保护朱鹮,洋县人民在农业生产中,自发地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农民们在作出牺牲的同时,也探索并逐步走上了有机产业发展之路。经过40年的努力,洋县已有15大类85种14.42万亩农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产值达12亿元,成为创建全国首批、西北唯一有机认证示范县。

在朱鹮得到保护壮大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巩固了脱贫攻坚的成果,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发展有机产业,是洋县为保护朱鹮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洋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道路。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金秋九月,华西地区进入秋雨季。连日的持续降雨,让地处秦岭南麓西段的陕西洋县几乎“泡”在了水里。

9月26日上午,眼见雨越下越大,76岁的洋县纸坊街道王庄村五组村民徐农福赶紧披上雨衣,到家附近的山上检查排水系统。前些天,趁着天晴了一会儿的功夫,徐农福和老伴抓紧时间到田里收了稻谷,现在正全部搁在堂屋里摊晾着。

“现在日子可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是盼望着能吃口饱饭,现在吃不完的粮食拿出去卖了,还能挣不少钱。”老两口的房子就在230省道边,看到长江商报公益记者正在路边拍摄采访,这对质朴的农民连忙热情邀请记者一行进屋避雨。

徐农福告诉记者,一家人上世纪60年代从陕西安康迁来洋县,靠着几亩地养家糊口。如今两个孩子都在西安打工,老两口自己在家里种了几亩稻谷和玉米等粮食,还养了十来只羊。一年下来,两人能挣到一两万元,收入比前几年翻了几番。

徐农福说,过去村里生活环境很差,想出趟门也不容易,田里种的庄稼吃不完也只能烂在地里。后来村里修了路,有了客商来收粮,家里收入有了明显提升。前两年,村组之间也通了路,不仅生活更方便了,整个村子样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不止徐农福一家,这一条条修通的道路,对于整个王庄村和村民来说,也是所有人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的致富路。

王庄村监委会主任何武军告诉长江商报公益记者,全村有11个村组,一共304户867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73家。由于村民住得比较零散,村组之间距离很远,离村委会最远的村有10多公里距离。

“对于咱们村来说,这几年变化最大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何武军说,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王庄村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突破口,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也是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

过去,全村只有一条3米宽的主干道通往隔壁乡镇,出行非常不便。2018年,省道230贯通后,村里的农副产品逐渐有了销路,村民们再也不用跑十多公里去县城赶集,而是在家门口就可以等来客商收购。2019年,全村组路全线贯通,交通就更便利了。于是慢慢地,村里也开始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例如有机香橼和有机木瓜等。

目前,王庄村已形成一片700多亩的香橼产业基地,木瓜种植规模也已超过200亩。全村在去年已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道路通,百业兴,路修好了,村容村貌也跟着发生了根本变化。”何武军说,路通了,产业之路也随之搭建起来,创业就业的机会也变多了,村民间的沟通交流甚至合作也变得更多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再过不久,我们村也会成为我们洋县‘朱鹮之乡’甚至秦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力促生态经济双赢

王庄村所在的洋县是著名的朱鹮之乡。和朱鹮一样,近年来,“有机”也是洋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是全县为脱贫群众奔小康打造的一把“金钥匙”。

朱鹮被称为东方宝石,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然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朱鹮逐渐被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灭绝。唯独中国没有放弃希望。

1981年,中国科学家历时3年行程5万公里,终于在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从此,洋县人就承担起了保护朱鹮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给朱鹮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洋县迅速对朱鹮活动区域进行封山育林,实施扩大天然湿地和冬水田面积等措施。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朱鹮种群在洋县发展壮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朱鹮数量已扩展到7000余只,栖息地呈现出以秦岭为中心向东亚历史分布地扩展的趋势。朱鹮受威胁等级已经从极危降为濒危。不仅如此,如今,朱鹮的生活已离不开人,人类已成为朱鹮最主要的“伴生物种”。

“你行走在洋县的乡野水田,随处可见朱鹮田中觅食或者掠过头顶,我们的老百姓,也早已在骨子里形成了保护朱鹮的习惯。”洋县纸坊街党工委书记刘明明告诉长江商报公益记者,洋县在保护朱鹮的艰难探索中,坚定地把发展有机产业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借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宏伟目标。

“人与朱鹮和谐共处,就是洋县模式。”刘明明说,在洋县不少村庄,都施行了“鹮田一分”方式,即在稻田里,每一亩地留出一分田给朱鹮觅食。这样朱鹮有了觅食和生存的地方,人们的田地和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平衡农民的利益与朱鹮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田间地野,经常会出现人在这边干农活,朱鹮在那边栖息觅食的景象。“对于洋县来说,保护朱鹮不仅是保护了一个物种,更是推进了这种绿色有机产业的发展,也让人们看到保护朱鹮、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多赢效果。”

为把多年来保护朱鹮带来的良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洋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朱鹮品牌,推进有机产业,发展全域旅游,走出了一条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生态引领绿色蝶变”之路。

刘明明告诉记者,当地企业通过朱鹮带来的品牌效应,注册“朱鹮”牌商标6大类50多种,使得朱鹮生态有机区域品牌价值逐步提高至76亿元,稳居中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仅在纸坊街道办,近几年有机产业发展特别迅猛,目前已有8000亩有机认证产品。

纸坊街道办草坝村作为野生朱鹮繁衍栖息地,上世纪80年代国家在此建立了朱鹮保护区,此后,因农药化肥的使用限制,导致农产品产量低,群众收入不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草坝人“捧着金饭碗没饭吃”。2005年,草坝村确定了发展有机农业的思路,2009年在全县首家成立“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十合作社十协会十公司十基地十农户”模式,实现了壮大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互惠双赢。目前,草坝村也被打造成为洋县有机小镇,并做强乡村旅游“发展牌”,今年已签订1.2亿元投资协议,准备在此打造民宿集群。“在保护朱鹮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人与朱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存。”

人不负青山,青山也不负人。40年来,洋县生态环境有了长足的飞跃,朱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里碧水蜿蜒、青山翠染、景色绚丽,处处洋溢着平和的美好,这一切都得益于洋县的朱鹮保护。洋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驰而不息保护生态的“绿色存量”,正释放出活力无限的“经济增量”。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