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开始,南方大部地区进入长达一周的“雨天超长待机”,多地迎来今年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雨量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对于已经进入主汛期的南方多省,此次降雨过程无疑是一次考验,连日来,从国家层面到省级部门,密集启动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部署防汛备汛工作。
南方暴雨一周不停歇 多地现短时强降水
近期,南方多地高温降雨双双来袭,还未完全从“下开水”模式中缓过来,南方大部又要迎来一轮强势暴雨。
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2日20时至3日20时,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以及华南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其中,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为此,中央气象台6月2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具体到地方来看,广东3日-4日依然被雨水“刷屏”,清远、韶关、肇庆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暴雨,粤西市县有中(雷)雨局部大雨到暴雨,雷雨时伴有8级左右短时大风;其余市县有分散(雷)阵雨。
2日夜间至9日,还将会有连续三轮强降雨侵袭广西,强降雨落区与前期过程部分重叠,致灾风险高。2日夜间至3日白天,柳州、桂林等城市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气象、山洪、地质三预警连发 安徽浙江自然灾害风险高
绵长的雨期和频发的短时强降水,提高了洪水、地质灾害、城乡积涝等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中国气象局已于2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同时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6月2日18时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浙江中西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和西北部、广西北部等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自然资源部也与中国气象局6月2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6月2日20时至6月3日20时,广西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西北部和东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等地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
另据水利部网站消息,受本轮强降水过程影响,预计广西柳江、桂江,广东北江上游,湖南湘江、资水,江西赣江、昌江,浙江钱塘江上游,福建闽江上游等河流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考虑后期降雨维持,6月4-7日上述河流干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范围大、时间长、雨量大
“未来一周南方降雨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较大、部分地区强降雨落区重叠,是今年入汛以来强度较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分析称。
他解释本轮强降雨过程的原因,是因为季风暴发后,向中国江南、华南地区的水汽输送比较强,加之近期天气系统较为稳定,主降雨带也就稳定地维持在江南到华南西部和北部一带。
就降水时间而言,此次降雨过程将从6月2日持续至8日,约一周左右。
降雨主要影响长江以南地区,尤其是在湖南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西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等地,降雨时间较长、累积降雨量较大。
比如5日至8日,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湖南中部、江西中北部、浙江西部、福建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可能达到100至200毫米。
陈涛表示,此次降雨过程时间较长,强降雨区域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城市地区可能出现城市内涝,户外作业人员需注意天气及灾害预报信息,公众需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较强降雨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防汛形势不乐观 多地部署强降雨防御工作
雨情形势不太乐观,各地多部门已经为应对好本轮降水做出了部署。
6月1日,水利部会商部署江南华南西南等地强降雨防御工作,分析研判雨情水情和防御形势。会商认为,防汛形势不容乐观,要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和山洪灾害防御,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同时,水利部还要求,在山洪灾害防御方面,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地要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及三大运营商的作用,及时发送预警信息。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6月1日组织开展了太湖超标洪水防御培训演练,以1999年太湖流域大洪水为背景,设计了历史大洪水回顾和水文预测预报、历史大洪水模拟分析、超标洪水应对措施、调度指令执行、工程故障应急处置、水文应急监测、媒体问答等场景,检验太湖局应对流域超标洪水的“黑天鹅”事件能力。
湖南省水利厅专题部署要求,切实抓好当前防汛工作,重点做到超标洪水不打乱仗,标准内洪水不出意外,水库不能失事,山洪灾害不出现群死群伤;并于5月30日下发《关于做好6-8月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效防御超标洪水。
同时,广东等地水利部门要求要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严密监测雨水情变化,适时发布雨水情预警信息,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