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专题 >

“残疾预防日”设立六年成绩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3.5%

华夏时报 | 2023-08-25 23:45:3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残疾预防是减少残疾发生、控制残疾发展、保障残疾人基本权利、保护人民健康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一项社会战略。

8月25日是全国第七个残疾预防日,今年的主题为“预防先天残疾·守护美好未来”。8月23日,全国第七个残疾预防日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残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妇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出席了发布会,分别介绍了《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任务落实总体情况、婚姻家庭健康辅导、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疾病致残防控、加强儿童家长社会心理服务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记者了解,201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

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推动残疾预防知识普及、预防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疾病致残、伤害致残以及促进残疾康复服务取得积极成效。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全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3.5%,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分别达到98.1%、97.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3.0%。同时,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超80%,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同比下降24%。40.7万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800余万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85%以上。

据记者了解,8月初,为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推进《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中国残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第七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提出,积极做好行动计划宣传、解读,帮助社会公众了解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特别是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等五大行动的具体任务、措施。同时强调,残联组织牵头制定本地活动方案;卫生健康部门发挥专业优势,组织相关专业机构做好重点人群宣教;民政、妇联等部门和组织积极利用所属服务阵地,开展针对性宣教。通知要求,各地要以组织开展第七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行动计划贯彻实施,扎实落实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等行动任务,确保“婚前医学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产前筛查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等任务目标如期实现。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在推动残疾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在发布会上从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残疾预防开展的主要工作。首先,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残疾预防,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2022年,全国婚前医学检查率和产前筛查率分别比2020年提高6.3和7.6个百分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筛查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积极控制严重出生缺陷。与2018年相比,2021年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幅度均超过20%,神经管缺陷、肢体短缩等严重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

其次,提升诊疗服务,防控疾病和伤害致残。持续推进防盲治盲、防聋治聋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眼健康和耳与听力健康知识,推动落实《“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有效控制视力和听力残疾的发生发展;降低突发疾病和灾害事故致残,完善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提高突发疾病和灾害事件医疗救治能力,推广早期康复理念,预防和减少残疾发生;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预防尘肺病、职业中毒和噪声致残,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推进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和监测超标岗位整改,目前全国已有17万家用人单位启动专项治理工作。

再次,完善残疾人相关服务,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把残疾人列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将基本康复服务项目和上门服务纳入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范围,增强残疾人签约服务获得感和感受度。截至2022年底,全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数已超2000万人;将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等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推进康复医疗工作,优先为重度残疾人等有迫切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提供居家康复医疗、日间康复训练、康复指导等服务。在15个省份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不断积累地方经验。

5年累计救助残疾儿童近144.6万人次

通知同时要求,要继续深入实施本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努力改善救助经办服务,做好儿童康复服务机构监管,指导、帮助财政困难地区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要积极支持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加强残疾预防科技创新与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众所周知,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对预防先天残疾有重要作用,为此,中国残联牵头实施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中国残联理事、康复部主任胡向阳在发布会上表示,“康复是改善残疾儿童功能,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符合条件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意见》印发以来,中国残联会同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积极指导、推动各地贯彻落实。全国所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出台本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建立、实施以来,受益残疾儿童人数逐年增加,由2018年的15.7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40.7万人,5年累计救助残疾儿童近144.6万人次。

今年以来,受益残疾儿童进一步增加,截至7月31日,全国已有31.8万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比去年同期增加18.2%。与此同时,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已达9000余家。

值得一提的是,为优化救助经办服务,中国残联搭建了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残疾儿童家长线上申请康复救助,连续4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救助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残疾儿童家长满意度一直维持在95%以上。

据记者了解,民政部同样高度重视残疾预防工作,加强民政服务对象重点人群残疾预防和康复救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积极发挥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等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强化儿童福利机构内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养育、治疗、康复、教育和社会工作服务”一体化发展,同时向儿童福利机构外残疾儿童、特别是向困难家庭残疾儿童拓展开展康复服务;继续实施残疾孤儿康复“明天计划”。自2004年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以来,累计投入各级彩票公益金17亿元,惠及残疾孤儿近22.3万人次;积极贯彻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指导地方民政部门配合残联组织、卫生健康等部门确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纳入康复救助范围。

残疾预防工作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残疾预防必须“从我做起”。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公培佳

标签: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商业门户网站,新闻,专题,财经,新媒体,焦点,排行,教育,热点,行业,消费,互联网,科技,国际,文化,时事,社会,国内,健康,产业资讯,房产,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