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课程建设是培养学生的主渠道。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高校主要依托课程开展劳动教育。”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性能力。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了“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路径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实践体验,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将“劳动创造价值”的意识融入专业教育课程中。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基本要素。马克思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应该是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统一、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具有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应仅囿于以上两个方面,更应该着重于将重复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有机结合。这将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培养拥有中国梦基因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使命和担当。
《纲要》提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时,要注重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在伴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等新技术变革的信息社会中,融入“劳动创造价值”意识的专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知识生产和应用功能,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劳动创造价值”意识既包含劳动创造个人价值的意识,又包含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的意识。19世纪的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当劳动创造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叠加时,将创造出更为深远的价值,既成就大学生个体的新发展,又增加大学生的使命感与幸福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融入专业教育课程的“劳动创造价值”意识,为个体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超越与升华自我,打下了根基。
将培养“劳动创造价值”的思维能力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中。人类的创造活动离不开“思考”。创造价值的劳动离不开“思维”。思考是思维的起点,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形成“螺旋式上升”认知学习路径的基本要素。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是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所产生的使用价值,是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使用价值。“劳动创造价值”的思维能力是指既具有理解、分析、综合、判断等基本思维能力,又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产生价值增值的过程。这将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培养具有真正意义上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和担当。
创造性劳动是一种活劳动,是流动状态中的劳动,即劳动力发挥作用的过程。大学生“劳动创造价值”思维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高校通识类教育课程的培养过程。融入“劳动创造价值”思维能力的大学通识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人文教育活动,是不局限于具体学科知识,而重在培养思维方式的学习过程,是在诸如语言、数学、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劳动与创新创业等课程中为大学生提供“劳动创造价值”体验的人文教育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创造能力的过程。《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有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拥有“劳动创造价值”思维能力的大学生,更乐于在劳动中认识、理解、塑造自我,乐于成为“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乐于通过体脑劳动获取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
将“劳动创造价值”的实干才能融入实践活动课程中。马克思认为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劳动创造价值”源自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价值的过程。脱离实践的劳动无法创造价值。《纲要》提出:“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等属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内容。高等教育的劳动实践活动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这将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培养敢闯会创的中国式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和担当。
将“劳动创造价值”的实干才能融入高等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高校规范且连续性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大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提升其创造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高校实践活动课程既包括组织学生开展的家务劳作、校园绿化养护与教室清洁等个体或集体的日常生活劳动,也包括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服务性劳动,还包括鼓励大学生在专业教育见长领域开展的创造性劳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等赛事。
美国科学院院士威廉·詹姆士认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在实践活动课程中,“劳动创造价值”的实干才能是可视的、可转化的,是被肯定的。“劳动创造价值”引领的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地点燃、带动、传承了中华民族创新创业精神,易于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劳动技能,锻造了大学生的实干才能,为提升大学生实干才能做好保障。
课程建设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将“劳动创造价值”的意识、思维能力与实干才能融入高校专业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中,为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打下根基,夯实基础,提供保障。这将进一步深化劳动观念、创新劳动思维方式、革新劳动实践模式,真正实现理念引导与行动落实相结合,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五育融合发展的目标。
【作者李娜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贺明阳系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涂德虎系该校创新创业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文系“数字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高校创造性劳动教育研究”(22EDE395)、“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研究”(XJGZ2021002)、“以生为本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金课’教育范式变革行动研究”(SJGY2022036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