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规明确要求自上而下应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运行机制,目的是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的运行需要企业全员参与,通过提高全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危机意识,增强企业的团队协作和应对能力。制定详尽的预案可以规范企业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因为应急处理不当而导致事故扩大化。应急演练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避免因为事故类型不同而导致应急处置不当,同时可减少事故对企业的影响,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怎样才能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应对
(相关资料图)
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应对,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二是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八小项目,采用PDCA大环扣小环,环环相扣的通用管理思维来开展。
1.基础知识培训
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相关的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内容为国家食品安全应急体系介绍,包括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相关法律法规介绍,如《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国家食品安全应急体系;事故分类、处置流程等。
2. 组织机构梳理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组织架构、员工面谈等各个维度检验现有应急预案的充分性、适用性,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小组)组织架构重新梳理并确定,明确各个成员职责。
3. 实际操作培训
面向企业的应急指挥部(小组)成员开展演练前的实操培训,设置题目进行模拟演练,分组讨论,对调整后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及其表单进行系统培训,包括企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应急演练的具体流程。
4. 实施操作演练
在实际操作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应急演练,强化相关人员对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掌握程度。当实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让参与者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具体操作,能够沉着应对,冷静处置。
1)演练方案的策划
演练场景策划:根据对企业的调研情况设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的原因和食品安全事故级别。例如设计一起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涉及人数在 100 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重点食品安全事故。
参与人员的安排:围绕事故级别安排相关人员以及备用人员,包括总公司、分公司,涉及演员的需分配好角色。
2)演练的准备工作
材料准备:包括文件、制度、表单、问题收集表、联络方式等的准备。
物料准备:虚拟设备的准备,包括医疗包、担架、车辆、通讯设备等。
场地安排:根据方案设计各个场景及区域,如医院、仓库、卖场、工厂等。
3)演练实施的启动
在演练前,需要召开会议,明确演练目的、演练方案、演练时间和流程,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4)实施演练
根据预设的情景,模拟实际应急情况,按照指挥部(小组)分工和预案执行相应的任务,包括通知、调度、救援、协调、以及后续处置工作等。
5. 演练效果评估
对参与演练的每个人下发问题收集表,收集首次应急演练问题和建议,并对整个演练过程给予分析和评价。
6. 演练总结报告
对首次演练形成详细的总结报告,总结优势以及需改进的地方,包括人、机、料、法、环等各个方面,还包括准备、场景设置、人员安排等各个方面以及演练目的、流程、范围等各个方面。
7. 应急机制改进
通过首次演练,汲取经验和教训,修订现有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及表单,并对修订部分进行针对性培训,对得失进行经验分享,为再次演练做准备。
8. 再次实施演练
依据首次演练的步骤和安排,再次实施演练,巩固相关人员对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认知及熟练程度。再次验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演练完毕形成总结报告。
小结
若本次演练出现问题,企业需要重新启动下一轮文件制度修订和演练过程,实现改进和持续改进。
健全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不仅是企业的法律义务,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还可以促进企业与政府、社会和消费者的良好关系,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