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者。在古代,汉字还是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
网上有个问题很有趣:如果外星人见到汉字,能解读出它的意思吗?网友们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很难破译派
【资料图】
网友“黄鼠狼精Morrica”说:
找点类似的情况看看就知道可能性不大。
比如:契丹大字、线形文字、玛雅文字等,目前的破译程度都很低。
线形文字
玛雅文字
网友“马达熊”说:
很难。
这是5000年前古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的印章,文字很明显比汉字结构简单,还配有图画,却到现在都没能解读。
网友“杨帆”言简意赅,且说服力极强:
这玩意儿叫西夏文,你释读一下试试?
二、可以破译派
网友“友善用户川丹丹”说:
近古时代最流行的“看图识字”,可能是宋元明再版了无数次的《对相四言》。如果存留的文献中有这种小画书,复原一些汉字的基础词汇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网友“FoxMulder”表示:
某些文明的古代文字之所以难以解读,最大的障碍是,这些文明根本就没留下多少可供采样比较的文献样本。
而只要给出足够的样本,完全可以解读汉字。
贝部 基本上都是和「钱」有关的概念
艹部 基本上都是些草本植物
网友“农村娃”说:
世界上的文字,释读难度最小的可能就是汉字了。汉字是有完整的演变历史的,只要研究完整的汉字发展进化史,就可以释读汉字。
汉字在上世纪有过众所周知的生存危机:
第一次大危机:民族存亡下的汉字拉丁化
但汉字的拉丁化并没有击溃汉字,反而催生了汉语拼音,促进了我国汉字的普及和国民识字率的提高。
第二次大危机:信息时代的尴尬境地
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大量普及,但却必须用26个英文字母输入,关键时刻,王永民研究出了“王码五笔输入法”,成功解决了汉字应对信息时代的输入问题。
三、破译有妙招
那么,如果真的需要破译汉字,可以从哪里入手呢?一起来看看古人根据汉字归纳总结出的六种汉字造字法,又称“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假借和转注。
1.象形:描画事物的形象的造字法,是人类最本能的造字方法。
如“日、月、山、水、人、木、火、口、目、田”等就是描绘其图案来造字,后来逐渐演化变成如今的造型。
2.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象征符号来造字。
比如“刃(刀锋的那边加一点)、本(树根加一点)、甘(舌头加一点)、亦(由“大”张开手臂的人,胳肢窝下加两点,指胳肢窝)”。
用纯象征的符号造字也属于指事造字法,比如“一、二、三、五、七、十、上、下”,用纯象征符号造字就属于记号字。
3.形声: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的造字法。
比如:左形右声:证、抖、城;右形左声:战、励、刚;上形下声:芳、岗、晨;下形上声:想、熬、袋;外形内声:圆、厘、匪。
4.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组成新字的造字法。
比如:“日”和“月”组成“明”字;“人”和“木”组成“休”,表示人在树下休息。
有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比如:两个“人”组成“从”,三个“木”组成“森”等。
5.假借:借用读音不同的字和形旁来组字的造字法。
比如:兑——说、脱、悦;且——粗、沮、狙;者——都、赌、暑。
6.转注:字的意义发生变化而转作它用,其本义用另一个字来注解和代替。转注不是一种造字法,是与造字密切相关的用字法,转注字都是两字一对,比如:
斤——斧:“斤”原始义为“斧”,后来转做量词“斤”,原始义用“斧”字代替;
要——腰:“要”原始义是“人体腰部”之象形,后来转做动词,原始义用“腰”字代替;
益——溢:“益”原始义是“水从皿中溢出”的会意,后转做益处之义,本义用“溢”字代替。
你觉得外星人能否破译汉字呢?
快来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