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报记者 成丹丹
在回龙圩兴隆岗头源村,有许多农户通过就地取材,利用竹子、木材、废弃瓦片等在房前屋后的闲置地搭建起竹篱笆和花园隔断,一幅生态宜居美丽新乡村画图徐徐展开。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回龙圩管理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出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义工服务模式。义工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已列入今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2020年以来,回龙圩管理区发展义工近万人,成立义工组织66个,利用村庄屋前房后闲置土地,扎实推进“六小园”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六小园”2339处(小花园159处、小菜园723处、小果园427处、小公园86处、小禽园431处、小庭园513处),解决了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走出了一条“农民自己能干的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一家人,义举当头总动员
小善渐而大德生。前些年,岗头源村的农民一出门便是泥泞难行,尤其是村前有一座古门楼历史悠久却破败不堪。
村民刘晓光作为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带头筹资捐物,发动热心公益的村民修整古门楼,让古门楼面貌一新,而且还将旁边的荒置空地建成了舒适宜人的小花园。回龙圩决定将这种自发行为进行推广和规范,提出推行义工服务,共建“六小园”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人人当义工、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模式。
对率先发动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民义工进行褒奖,在评先评优、项目资金支持等方面优先考虑;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村村响”等宣扬他们的义举;在牌楼的石碑上刻上捐款人的名字;在广场的公示牌上张贴义工值班表和出工数量。通过一系列措施,凸显这些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增强村民的使命感、成就感、荣誉感。
为规范管理义工,回龙圩还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成立“六小园”建设领导小组,作为义工服务乡村振兴的指挥部,将义工发动和管理权限下沉到各自然村的村民理事会。村民理事会负责组织村民筹资筹料、探讨规划设计、项目施工、工程监管、验收结算以及后期管护等各项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完善,回龙圩形成了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理事会牵头、多方配合搞建设的义工服务管理体系。
各村村民为主体义工,理事会为牵头义工,党政干部为助力义工,瑶乡瑶寨里人人争当义工,个个出钱出力……一时间,回龙圩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的义工服务体系为美丽乡村建设挑起了大梁。
一条心,共建共享“六小园”
近年来,回龙圩管理区八仙洞村通过开展“脏乱差”整治、推行义工制模式以来,彻底改变了垃圾乱丢、污水乱排、鸡鸭乱跑、杂物乱堆等陈规陋习,不仅大幅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到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让群众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各村村民当义工的热情空前高涨,为规范和引导这股力量,回龙圩将义工服务模式纳入基层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在党组织领导下推动公益服务,健全村规民约,使之成为创新基层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回龙圩还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到辖区各村庄实地规划设计指导,编制《基础设施、民居建筑、房前屋后设计指引导则》,以直观的方式告诉村民如何做。村民理事会将当地的老工匠、手艺人动员起来,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技能型义工队伍,请他们参与设计造型,为“六小园”建设创意把关,并对村庄产业和生活环境进行个性化塑造和特色化提升,因地制宜打造多形态、有特色、广受益的美丽乡村。
一幅画,与时俱进“新文化”
在回龙圩,义工服务模式推行后,男女老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义务劳动、参加公益活动,并在做义工的过程中互相鼓励和帮助,在把家乡打造成为一幅美丽画卷的同时,推动了文明乡风建设。
张美英今年已经81岁了,仍然主动到工地去搬砖种草;柳燕家里100多亩的柑橘和葡萄地已经够她忙的,但是她还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六小园”建设上,积极投工投劳,成为村里有名的“超级义工”;张国安在外租种了3000亩果园,只要村里有安排,他立即回来参加义务劳动……义工们都觉得“六小园”建好了,产业才会更加兴盛。义工服务不但美化了环境,也改变了众人的生产思路、生活心态。
有了义工服务模式,以前只围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讨生活的村民们可以经常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讨论,相互交流更多了,邻里相处更密切了,干群关系也更融洽了。
回龙圩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搞大拆大建,不搞“一刀切”。义工们根据各村和农户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做到了既实用又环保,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建设成本。
神仙洞村兴跃自然村曾经是个“知青点”,由于年久失修,知青点很多房屋内墙外墙都斑驳开裂,村民通过讨论学习,决定自己动手做成墙体彩绘。村镇发动美术学院的学生和专业彩绘公司一起来做义工,重新创作和粉刷,自然村的建筑墙体呈现出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血”场景。
如今,朴实和谐、与时俱进、共建共享的“义工”乡村文化正在回龙圩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