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专题 >

担心“猝死”?超九成受调查者希望学习心肺复苏知识

中国青年报 | 2020-09-15 10:09:41

从青年演员录制节目时突然倒地逝世,到大学生球场猝死,再到山东援鄂护士张静静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后去世……青年群体猝死频发,让“心源性猝死”受到社会关注。今年9月12日是第21个“世界急救日”,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廉思领导课题组开展的“大学生公众急救认知及应急设备使用状况调查”报告出台。报告显示,青年学生对于猝死的风险意识强,在心肺复苏知识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面呈现出较强的学习渴望和成长需求,但在相关知识技能方面知晓率低,应急救护能力明显不足。

廉思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就整个社会层面而言,青年群体,尤其是拥有高学历的90后青年群体,往往都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和期待。然而在优秀成为习惯的同时,经常透支身体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大多数心源性猝死发生在医疗机构以外,如家庭、公共场所等,导致第一目击人多数并非医疗专业人员,因此,掌握更多的急救技能技巧,在事发现场也许就能成功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

超九成受调查者希望学习心肺复苏知识,能完全掌握者不足5%

廉思课题组撰写的《大学生公众急救认知与校园AED普及状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58.13%的被调查大学生最担心罹患的疾病是心肌炎/心源性猝死综合征,远高于对其他疾病的担心;在所有急救知识类别中,61.46%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最想了解心肺复苏知识;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和“比较有必要”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的受调查者占比达到了92.57%,但能完全掌握心肺复苏知识者仅占4.86%。

“基于这样的现状,非常有必要加强青年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同时提升他们相关设备的操控能力。”廉思表示,在年轻人中推广急救知识和AED操作技能,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事件的死亡率,使心脏病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把猝死对生命的威胁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青年群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学会了急救知识和AED操作技能,能够促使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公共急救氛围,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分享急救知识和技能,最终形成全民会急救、敢救的社会风气。

不良生活习惯增加青年猝死概率,“黄金4分钟”内成功被救者存活率可达32%

“传统观念多认为,猝死是老年病,与年轻人关系不大。但近年来数据表明,年轻人也是猝死高发人群。”课题组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胡志成介绍,青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器质性心脏疾病。电解质或酸解平衡紊乱、应激或情绪波动也显著增加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概率。极端情况下严重的电解质或酸解平衡紊乱、应激或情绪波动本身,也可导致心源性猝死。许多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在年轻人中更为常见。

“除此之外,年轻人经常熬夜,有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比例高,加之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压力大,使得电解质或酸解平衡紊乱、应激或情绪波动的情况频发。”胡志成说。

“心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胡志成介绍,心脏骤停的抢救时间极其短暂,抢救成功率与开始抢救时间直接相关。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至关重要。“黄金4分钟”内被成功抢救的患者存活率可达32%,抢救时间每延后1分钟,患者生存率就会下降7%-10%。只有在“黄金4分钟”内对患者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才能显著降低心脏骤停患者的死亡率。

“若在医疗机构以外或无除颤设备的地方发现有心脏骤停者,应立即呼救,同时迅速开始徒手进行心肺复苏;若在医疗机构内或有除颤设备的地方,应迅速获取除颤仪,检查患者心律情况,如符合除颤指征则立即除颤,力争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救治,提高患者生还率。”胡志成说。

胡志成表示,猝死这种“瞬时死亡”,在发生前没有明确的预警信号,即便有所谓的预警信号,大多也并不典型。但如果近期出现与活动相关的胸闷胸痛、憋气乏力、心慌心悸、牙疼、下颌部疼痛不适,以及左肩、左上肢、背部疼痛,或者黑矇、一过性意识障碍、晕厥先兆等症状均需及时就诊,明确心脏状态。

营造“能救、会救、敢救”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估计,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54.4万例,平均每天有1490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然而,在庞大的心源性猝死者中,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

廉思课题组的报告显示,缺乏急救知识是大学生不愿参与现场急救的原因之一。当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人员时,68.33%的被调查者选择“拨打120,并在原地等候”,能“立即上前查看,并采取急救措施”的只有25.76%。

“在这个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社会,任何人为可控的风险因子,都是我们努力消减的对象。医疗急救不仅需要挺身而出的勇气,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急救技能和急救经验。面对AED,‘不会用’‘不敢用’都会影响使用效率。”廉思说。

调查发现,在假设已经完全掌握AED使用方法后,大学生使用AED救助伤员的意愿会提高,90.28%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掌握AED操作知识时愿意使用AED。

报告进一步显示,即使知晓心肺复苏和AED的相关知识,大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救助他人时仍存在一定顾虑,其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的急救能力没信心,怕出现失误,需要承担责任”。课题组认为,除相关急救知识培训宣传不到位、学生急救能力不足,现场急救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责任主体划分不清也是导致以上顾虑的重要因素。

廉思表示,要使AED有效发挥作用,社会中的各类群体都应当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为国内急救事业作贡献。他建议,应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和拓展多元化、多样化形式的教育与培训方式;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急救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公众见义勇为;积极推广配置AED设备,加速急救观念普及和催化青年群体救援意愿。“高校与教育部门应当充当好宣传者与启蒙者的角色;各级医疗、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充当好反馈者与守卫者的角色;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充当好保障者和立法者的角色,助推当代青年群体在国民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方面的提升”。

“只有整个社会都有急救的意识、氛围和技能,公众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才不仅‘会救’‘敢救’,更是‘愿救’,从而真正构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让每个人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廉思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 标签:猝死,心肺复苏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