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当前看点!当青铜遇上青铜!今天“他们”刷屏了

2023-04-21 14:33:03来源:​安徽日报  

长江长江,我是皖江


(资料图片)

长江沿线“青铜军团”跨越千年

呼朋唤友,重逢于此

“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4月20日亮相安徽博物院。

140余件(套)文物珍品年代自商代至战国,涵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体系,展品包括青铜器、金器、象牙器、玉石器、原始瓷器等多种文物类型。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沃土,是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而安徽地跨江淮,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全省5个市12个县。商周时期,安徽地区作为中原和南方诸国的过渡地带,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江淮青铜文明。

3000多年前,青铜时代的“弄潮儿”,共饮一江水,仰望同一片星空。

容颜不老

地处长江上游的三星堆,向今天的我们热忱地展示着他们的“面容”。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商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包贴金面罩,当时的古蜀人已视黄金为尊。

铜人头像。(商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人头像,粗眉,立眼,阔口,大耳,前后呈倒尖角形。

铜面具是镶嵌、装置在相应的躯体或宗庙里其他物件上的,由面具代表祖先接受祭祀祈祷。

铜面具。(商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千里眼”、“顺风耳”!三星堆青铜造像铸造精美,人像、人头像、人面像,这些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充满着写实主义和浪漫想象的魅力。

当代人乐此不疲地寻找与“顶流”文物撞脸的面孔,在“不老”的容颜里,凝视祖先、看见自己。

同声相应

商周时期,在充分汲取中原青铜冶铸技术的基础上,立足于自然环境与本地文化传统,长江流域先民创造了各自系统发展、极具地域特色的青铜文明。

吴王光剑。(春秋 安徽博物院藏)

执剑者,有“铭”:吴王光,即吴王阖闾,为春秋五霸之一。吴王光剑,剑身近格处铸有两列16字铭文,抒写吴国军队战胜敌人的冲天霸气。

兽面纹铜铙。(商 长沙博物馆藏)

鼓乐者,擅“铙”:铙是军乐器,使用时口朝上敲击。鼓和金相互配合,传递出的节奏让部队急进或者徐行,进攻或者撤退。

牛纹铜罍。(西周 四川博物院藏)

盛酒者,为“罍”:与此罍风格相同的铜罍在辽宁喀左、陕西汉中亦有发现,说明当时蜀地已与北方不同地区存在着文化联系。

后浪何在

相对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文化而言,青铜文化体系是澎湃的“后浪”。

凌家滩玉人与三星堆青铜人。

阔面大耳、棱角分明、表情严肃。奇妙的相似见证文化的绵延与交融。

凌家滩遗址发现了大量集中于距今约5300-5800年的玉器,其中6件玉人,是中国最早的玉人像。三星堆遗址为商代晚期,出土了数量丰富、造型独特的青铜人像。

两地相隔千里、年代相隔2000多年,但共饮长江水的“他们”,审美相似。

后浪,还来自于青铜器的迭代风华。

伯各铜卣。(西周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从夏商到春秋,青铜时代绚烂多彩。

青铜人面纹錞于。(春秋 镇江博物馆藏)

我们的祖先,将自我,以及自我对于世界的想象,刻入青铜。从礼器到实用器的变迁,不仅是艺术、生活与技术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的见证。

出土于安徽阜阳的龙虎纹尊,与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龙虎纹尊几乎一模一样。

三星堆龙虎纹尊年代稍晚于安徽阜南尊。其铸造技艺在南方青铜尊、罍等器物上多见,除了阜南、三星堆外,还见于江西新干大洋洲、湖北枣阳、沙市等地。

阜南龙虎纹尊局部。(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共同拥有诸多形制、纹饰相似的青铜器,可见3000多年前位于长江上游的古蜀,与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流域均有着广泛而全面的互动与交流。

每个时代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中华大地上,一个个区域文化承前启后,互相融合影响,才能使今天的我们更加深入地知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