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天头条:【喜迎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共进安徽”迈出新步伐

2023-02-28 13:46:52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推进,各区域板块均衡发展、跨区域合作联动迈出新步……更协调的发展如“十个指头弹钢琴”,只有均衡用力、统筹兼顾,才能奏出“共进”的乐章。

去年以来,我省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扬优势、补短板、抓统筹、促融合、谋共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成果显著,各区域板块协同发力,在建设“共进安徽”的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资料图片)

城乡融合发展求突破——

农业更稳、产业更兴、基础设施更健全

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东岛村乡村公路景色宜人,如今已然是城乡居民的网红“打卡地”。

“不仅要将路修通,方便群众出行,还要精心设计,确保有特质、有品位。”芜湖市繁昌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2021年底,繁昌区就编制了美丽乡村公路建设规划,从2022年开始,用2年至3年新建、改建、扩建美丽公路290公里,覆盖全区所有的旅游景点、产业基地和美丽乡村点,形成纵贯东西、串点连线、布局合理的路网。目前,该区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已提前实现。

乡村公路,是农村地区十分关键的基础设施,更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硬件基础。

喝上更优质水、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过上现代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去年,我省新增美丽乡村中心村837个,完成农村改厕30万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9.4%、87%、78.5%,整治农村黑臭水体826个。

乡村振兴,产业是重中之重。我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两强一增”行动,粮食产量高位攀升,农民收入进位明显,乡村面貌变化巨大,“三农”取得显著成果。从产业的产值和增速来看,去年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513.7亿元,增长4%。2022年,全省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71.4万亩,比上年增加7万亩;粮食产量820亿斤,居全国第4位,增加2.5亿斤,实现“十九连丰”。

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

城市更靓、环境更优、居住更舒适

“小区里路灯维修更换了、增设了充电桩及非机动车棚,坑洼的水泥路变成了沥青路面,绿化也比以前更多了……”谈及小区的变化,家住合肥市肥西县中铁七公司东院的李女士开心地说。

肥西县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截至去年底,267个老旧小区地面以上部分改造,涉及总建筑面积约28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约9.3万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协调发展的重要领域,其核心是要让群众满意、百姓安居。我省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品质活力不断提升。据统计,2022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0.2%。

据介绍,去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国家试点和片区(单元)试点,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县城城市体检全覆盖,城市生命线安全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今年,我省将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应用场景将拓展至燃气用户端及电梯、消防、窨井盖、水环境、综合管廊等领域。同时,推动城市生命线工程向县城延伸。

棚户区改造,让群众住所“旧貌换新颜”,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圆了住房困难群众“安居梦”。去年,全省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0.1万套、基本建成18.04万套,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0.98万套(间),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围绕县城建设,我省在11个县(市)开展省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新增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9个,让县城也成为群众宜居宜业的“优选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提速——

发展更快、合作更紧、成果更丰硕

聚力“一体化”,紧扣“高质量”,下活“一盘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我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平台和重要机遇。

2月24日,在位于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汊河片区的捷泰太阳能电池片二期项目现场,运输车辆进进出出运输物料。刚刚建成的捷泰二期11万平方米的厂房内,12条生产线正全力赶制订单,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今年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订单充足。我们厂房外部建设和厂房内部生产同时进行,确保按期交付订单。”据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兴刚介绍,捷泰二期项目共计18条生产线,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23天,项目预计今年3月底整体达产,年度可实现产值近230亿元,税收6亿元。

省际毗邻地区有着一体化发展的“先天优势”,在结对合作帮扶中更是当起了“先锋队”“桥头堡”。近年来,宁滁、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加快建设。在合作机制上,滁州市、马鞍山市分别与南京市联合成立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示范区建设;县区层面相应成立由双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的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市场化运作方面,来安县与南京江北新区、滁州市南谯区与南京市浦口区分别合资成立投资公司,负责片区投融资与开发建设。

既是邻居也是合作伙伴,“结对合作之手”越握越紧。去年以来,我省推动皖北城市与沪苏浙城市(区)多层次多主体合作,在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促进资本与项目对接、提升民生共享水平、开展干部互派挂职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激发了皖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去年10月8日,六安市与上海市松江区共同成立的六松现代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揭牌;去年11月12日,宁滁皖北省际产业合作园区集中揭牌;去年11月26日,甬蚌产业合作园区揭牌……省际合作产业园已然成为结对合作帮扶城市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重点领域,推进更多合作事项落地见效,让“高质量”越来越高、“一体化”越来越强、“一盘棋”越下越活。(记者 王弘毅)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