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世界热点评!徐德明:农田“保姆”,乐在其中

2023-02-21 18:27:50来源:央广网  

徐德明,安徽凤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先后被国家人社部和农业部联合授予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安徽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获得者。

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央广网滁州2月20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初春时节,寒意未退,在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4300亩高标准农田,一大早,徐德明就在种粮大户程夕兵的小麦田里查看苗情。程夕兵今年种植小麦400亩左右,目前小麦正处于越冬后期,即将全面进入返青拔节期。


(相关资料图)

冬去春来,小麦青翠。徐德明介绍,今年苗情整体较好,苗齐、苗匀、苗壮,实现了壮苗越冬,其中一、二类苗占比达85%以上,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

“现在杂草进入快速生长期,若不有效进行防治,将会给小麦生产带来很大威胁,要在小麦拔节期前积极开展化学除草工作。”2月15日,在凤阳县太山村村委会广播站,徐德明拿起话筒向村民传授小麦春季化学除草技术。

“虽然忙点累点,但是一定要让农民把白米白面吃到嘴……”育苗备耕期,徐德明奔忙在田间地头,每天要跑5、6个乡镇。“化学除草后,在2月底至3月上旬返青肥和拔节肥一起施,保证幼穗分化时肥力充足,促进多成穗,成大穗,每亩计划追施尿素7.5至10公斤。小麦拔节后,还要让农民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红蜘蛛,4月中下旬,小麦破囗抽穗时要注意防控赤霉病和穗蚜、干热风。”说起小麦,徐德明如数家珍。

从乡镇农技站技术员一路走来,徐德明37年一心扑在为农服务工作上,兢兢业业做着农技事业。“我做的工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徐德明(右)和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蹲在地里交流了一下“淮麦44”的长势(央广网记者徐秋韵摄)

“卖”给公家的人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掏炭的,走到跟前一看,才知道是农技站的”,这是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对县农技站工作人员的幽默评价,也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肯定。

徐德明微信名叫“老黄牛”,他的同事们也说他是为服务“三农”不歇蹄的“老黄牛”。

徐德明从1988年开始记工作笔记,一天一页纸,日期标注在右上角。翻看他几十年的笔记,基本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

农村工作是个苦差事,在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关键时候,他随时开展工作。夏天拿起一顶草帽,雨天提着一双胶鞋就出门了,他经常把办公室的沙发当作床,办公室柜子里藏着一套被子和枕头。

他是凤阳县公认的农业科技专家,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公开发表业务论文62篇,先后受到各级各类表彰63次,其中省部级11次、市厅级22次。凤阳县听过徐德明技术培训讲课的农民和镇村干部等达4.5万人次以上。

2014年8月,当地出现了持续低温阴雨天气,为了应对这种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徐德明组织、带领一帮技术人员连续一个月走村串户,指导农民采取应对措施抗灾避灾,减轻了水稻灾害损失。

2022年夏秋干旱,他带领技术人员研究如何调水,选择合适的位置打旱井,按照水稻的生长规律适时放水,以合理用水调整高温干旱,保证秋粮产量。

作为凤阳县刘府镇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的指导专家,徐德明经常来到凤阳县九天生态园查看果树有机肥追施、防寒防冻、保水保墒工作。“每次走了才给我打电话,跟我说如何处理,连饭都不吃一口。”董事长沈庆华说。

由于长期劳累,他患上了高血压、颈椎增生、失眠症等病,但为了不耽误工作,他都采取了保守治疗。住院的时候,还把手提电脑带到住院部,一只手打吊针,另外一只手处理业务,被医护人员称为“不安分的病人”。

“脸晒得像掏炭的他也要把农技推广工作搞好,他身上有一种拓荒精神。”徐德明的前同事李国平评价。徐德明的爱人常常抱怨他是“卖给公家的人”。因为太忙,他没时间管孩子,儿子没考上大学,这一件事,到现在他都很遗憾。

工作中的徐德明(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性本爱丘山

1966年,徐德明出生于凤阳,厚实的土地、金色的麦浪,这一直是凤阳在徐德明心底最美的模样。

1976年,徐德明10岁。有一件事令他印象深刻,生产队午季分红,徐德明一家七口就分到了一瓷盆“出芽麦”,他想,怎么样能多收点粮食。

稼穑艰难,徐德明深有体会。

1984年高考,徐德明选择了农校,毕业分配本可以改行,但徐德明坚持去了乡镇农技站,“我就想看看生产怎么能干好,用什么技术能把产量弄上去,最起码让人有饭吃。”这样一干就是37年。

生在农家,长在农村,读在农校,干的农业。徐德明说,自己的初心就是发挥专业技能把农民兄弟服务好。用他的话说就是:做给农民看,教给农民干,引导农民赚。

“一个新品种的推广示范,从最初可能只有二分地到一亩地,再到十亩地,慢慢扩大,老百姓一开始不相信、不理解,到最后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你推广的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投入低,农户就自动跟着你干了。”

多年来,徐德明先后主持全县超级稻丰产高效配套技术及其应用推广,小麦优质高产示范创建活动和优质专用玉米高产示范创建技术推广。2014年以来,累计推广应用超级稻丰产高效配套技术350万亩次以上,增收优质稻谷35万吨以上,实现增收节支10.6亿元左右,增收玉米5万吨以上,实现经济效益1.1亿元以上;近5年来,累计开展小麦优质高产示范创建260多万亩次,增产26万吨以上,实现增收节本7.12亿元以上。

“通过努力,我参与到在大包干以后农业解决了粮食温饱问题到如今农业正在解决规模效益问题这个历史进程中,守护粮食安全,帮助农户丰收,我也有获得感。”

谈及三年后退休生活,徐德明说,不管退休不退休,农民兄弟的经营地就是我“溜达”的地方,当当参谋,搞搞服务,做农田“保姆”,我乐在其中。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