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全球微资讯!二十大精神大家谈④:高扬法治“风帆”,守牢江淮幸福

2022-12-07 18:45:11来源:中安在线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法治”关键词,标注了2035年我国法治建设的远景“坐标”。


(相关资料图)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是筋和骨。只有筋骨强,社会结构才坚实,发展基石才稳固,人民群众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才牢靠可持续。日益跑出加速“节拍”的安徽,不仅把注意力聚焦到强经济、抓创新、促发展、惠民生等根本领域,对法治建设也同样倾注心血和力量。

法治起航,尤须理念先行。无论是“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民本情怀,还是“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市场之策……这些年的安徽,把法治建设摆在更高的格局和视野中来推动和实施。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告官不见官”现象,安徽强力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现全省各市及省直单位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不仅让老百姓告官能见官,而且官员出庭又出声。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省上下将法治化市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对垄断经营、非法经营、强揽工程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露头就打、穷追猛打,让千千万万来皖投资兴业,扎根江淮的企业放心、安心、宽心。

我们透过一项项法治建设的江淮行动,一件件维护公平正义的鲜活案例,更加深切感受到步履铿锵的法治安徽建设步伐,望见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今日之江淮,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这片活力沃土上蔚然成风。文明、理性,正成为江淮的鲜明底色。时至今日,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构成了江淮儿女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法治建设绵绵用力,法治安徽氤氲着7000万江淮儿女最大的安全感。法治接力“续航”,来之不易的幸福才更可持续。在法治建设的“国家图腾”中打量法治安徽图景,一张更大的法治安徽建设蓝图跃然纸上——到2025年,法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到2035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分时段、分步骤的两大目标,不仅确立了法治安徽建设的预期,更立起了江淮走向全国“第一方阵”的雄心壮志。

缘何?在现代化“赛道”上愈发跑出“节拍”的江淮如此重视法治建设,既定目标,又争“上游”?

因为,在安徽施政的“字典”里,法治建设是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关键,关系着地方长治久安、民生福祉,关系着国家大局和长远未来。如同抓繁荣车道上“逆行者”一样,只有相向而行,才能畅达四方、路致远方。

一方面,安徽经济“家底”愈发厚实,市场主体不断扩容,改革“破冰”之旅持续延伸,科创新军不断向世界前沿挺进,随之带来的权益保障、产权保护、市场开发等需要更强的法治护航,为经济社会发展强筋壮骨;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服务迫切需要向基层延伸、向“最后一公里”打通。由此可见,法治建设不仅是强省之基,更是江淮儿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涵之一。

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更需要抓持久、抓长远的毅力和耐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法治中国建设重点布局,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答好法治建设的这道“国家命题”,安徽从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安徽、平安安徽两个重点着力,深蕴其中的法治保障制度建设、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深化改革、“法治为民办实事”等一系列“真招实策”,都不啻为全省上下推动“江淮号”航船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的重要动力引擎。

文明其表,制度其里。新的征程上,稳驭“江淮航船”,必先助推法治“提速”。在法治安徽、平安安徽建设的进程中,我们每个人既是时光的见证着,更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维护者、实施者。只有大家彼此关切且彼此成就,今日来之不易的江淮幸福才更加牢靠、更可持续。

作者: 宛新平工作室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