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二十大精神大家谈③:向“基层末梢”落子,下好“格局新”一盘棋

2022-11-29 18:45:03来源:中安在线  

“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从不同角度看,有着不同的轮廓。到二〇三五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从新发展格局进行宏观勾勒、总体布局。

2018年12月,黄山至杭州高铁开通运营。


(相关资料图)

新发展格局,顾名思义,本质体现在结构的优化,功能的升级,质量的跃升,发展的跨越。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地方各行业各领域共同发力。“新发展格局”安徽怎么建?“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格局新的共进安徽。”这一答案,廓清了“江淮思路”。从方向看,融入国家的新发展格局布局,安徽把精力更加集中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来;从路径看,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成为安徽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着力点;从目标看,最终要实现“格局新”,而前提在于“共进”。

新的起点上,一切从“新”出发。构建新发展格局之于江淮,关键要从短板上着力,在不足处施策,在弱项上用功,以发展之“进”、基层之“变”促进结构优化,推动全省上下各区域板块基础设施、城镇布局、产业分工、公共服务联动协同水平明显提高,让江淮儿女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跳出局部统领全局,落下一子激活“全盘”。只有城乡共进、全省各领域协同发展,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图景才更加绚烂多彩、平衡协调。因此,“格局新”这步棋不仅要落子稳、落子准,更要一步步走实、走好。

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工程

眼睛向内客观审视,尽管这些年全省上下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城镇化进程滞后、一些地区经济体量偏小、城市能级落差较大等发展不够平衡的现实问题。问题就是潜力,不足就是增量。奋斗“格局新”,关键要在农村发力,在经济发展相对靠后、产业“家底”不足、人才结构不平衡的地方和领域优先着力,比如进一步提升皖北农村地区、革命老区等发展水平,增强基层、偏远地区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提升“乡镇产”在全省制造业、科技创新、开放平台中的比重,切实以整体“进”,来推动安徽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大湾村新貌

宏观概念之下,是一条条通向胜利彼岸的现实路径。江淮怎样奋斗“格局新”?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正密集铺开。

——经济体量闯入“万亿俱乐部”的合肥当好城市“老大哥”,在产业、文化、服务等各领域的辐射功能持续释放,“一圈五区”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

——皖北振兴、城市能级发展、中小城市建设等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实施;

——合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等等,一城一定位,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韵,安徽“格局新”的立体感更加分明;

……

如今,不论是令人流连忘返的特色“皖小镇”,还是日益兴起的县域经济;无论是跨省城市结对帮扶催生更多“1+1>2”的化学反应,还是深化南北结对共建,让经验成熟的“合肥模式”遍地开花……持续向“枝头末梢”发力、不断向“后进”施力的安徽,跑出了“格局新”的加速度。

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安徽正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坚定迈进。然而,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促转型、调结构、优布局、强发展,全省上下当把更多精力和资源向基层拓展、向末梢延伸,延长“木桶”的短板,提升幸福“水位线”,把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得更好。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