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天热点评!让创新成果可知可感可触——探访2022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

2022-09-16 19:38:32来源:新华社  

看手术机器人现场表演剥蛋壳,体验模拟操作中国空间站机械臂辅助航天员出舱,宇宙线观测研究进入中学课堂……9月15日,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步启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火热开展,把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带到公众身边。


(资料图片)

孩子们在活动现场体验互动展品。中国科协供图

在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中国科技馆区现场,从模拟操作中国空间站机械臂爬行、海上资源开采,到戴上VR眼镜沉浸式“观测”大熊猫在野外的活动,新手段新技术加持的互动科普展品纷纷亮相,吸引观众尤其是青少年驻足参观体验。

追逐宇宙之梦,探索星辰大海。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科学装置建设显著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同时,这些前沿的科技资源也在有力支撑科普的创新发展。把科学研究融入科学教育,科研人员正在拉近艰深的科研成果与社会公众的距离。

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海拔4410米处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里曾观测到1400万亿电子伏特的伽马光子,有助于进一步解开宇宙线的奥秘。近年来,为普及宇宙线知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推进校园宇宙线观测网建设,一座座小型宇宙线观测站出现在一所所中学楼顶。展台上,由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学生研制的宇宙线描迹仪,直观地显示着宇宙线的行动轨迹。

活动现场的大科学装置展台。新华社记者 温竞华 摄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理事长张闯向记者介绍,如今全国范围内已有5所大、中学校建设了校园宇宙射线观测装置,学生们可以在实际观测中学习探测器技术、电子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等科学知识;而这些来自不同海拔高度的观测数据,也为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真实的科学环境、参加真实的科学活动,点燃心中的科学热情,成长为祖国未来的创新人才。”

从探索宇宙深海的前沿奥秘到守护大国粮仓、能源安全、食品安全,科技的力量不仅托起我们探究未知的梦想,也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在“攥紧中国种子”展区,来自国内不同产地的小麦、玉米、大豆、稻米等种子色彩缤纷、琳琅满目,这些都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科学家培育出的优良品种。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指着其中的几种谷子介绍说,科研人员从自然界筛选出天然抗除草剂基因的野生种,通过远缘杂交,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天然抗除草剂的优质谷子品种,已经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氧化碳利用新技术、地热能开发、城镇污水深度净化等科技成就,科技小院开展农村科普、数字大脑赋能智慧乡村等生动实践,都向公众展现着一幅幅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的画卷。

未来,我们的生活还将如何改变?活动现场,一台腔镜手术机器人引来许多观众围观——只见工作人员坐在控制台前遥控操作,两米之外,三只多关节机械臂正灵巧轻柔地剥离小小的鹌鹑蛋壳,而内膜丝毫未伤。

工作人员演示遥操控腔镜手术机器人剥蛋壳。新华社记者 温竞华 摄

“机器人辅助手术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这款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可应用于泌尿科、外科、妇科等多学科领域,投入临床应用后,将提高医生手术的直观感和精确度,减轻疲劳,同时单孔设计还能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创伤。”该手术机器人研发企业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临床应用工程师刘东升说。

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国科普日将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科学、体验科学、感受科学的科普盛宴,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投身科普搭建广阔舞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支撑。

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由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原子能机构等18部门联合举办,活动将持续至9月21日。(记者温竞华、张泉)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