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环球热点!【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陕西潼关:千年古城因绿而兴因绿而富

2022-08-13 19:26:34来源:人民论坛网  

人民论坛网讯(记者 宋畅)近日,人民论坛网记者随“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绿动陕西新画卷”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渭南市潼关县。岳渎相望、千古潼关。近年来,随着“生态潼关”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化工程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共赢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北临黄河,坮塬沟壑众多,地形地貌复杂,素有“陕西东大门、西北咽喉道”之称。近年来,潼关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实施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对东大门坮塬进行全面绿化,绿化面积2.3万亩,栽植苗木45万株;完成对潼洛川沿线2万余亩坮塬退化林修复补植补栽任务;绿化河堤8.2公里,建设黄河西岸防护林1120亩,水岸林木绿化率达92%;完成5个森林乡村绿化任务。目前,潼关全县林地总面积256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8.67%,森林覆盖率达46.23%。


【资料图】

从岳渎公园俯瞰 人民论坛网 宋畅 摄

“以前外地人来这里,常说‘潼关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潼关县林业局副局长郭建军告诉记者,“近年来,潼关县主要通过实施黄河和渭河干流南岸裸露直观坡面植被恢复、沿线堤岸防护林恢复提升、沿线退化防护林修复、沿线村镇森林乡村防护林建设、沿线低效经济防护林提升改造、沿线道路防护林绿化美化等多项工程,构筑起陕西东大门生态屏障。”

从岳渎公园俯瞰 人民论坛网 宋畅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工程的大力推进,不仅带来了靓丽的风景,也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共赢。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推动、示范带动、推动群众自愿的方式,潼关县积极推动软籽石榴等产业发展,打造现代特色农业。采用生态林和经济林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补植补栽,坚持“谁的地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树随地走,让利于民,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让“潼关大地因林而美,潼关人民因林而富”成为可能。

水草丰美,飞鸟翔集,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工作擦亮陕西东大门生态建设名片

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近年来,潼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积极开展黄河湿地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作,以“保护优先,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为原则,围绕湿地保护工作,开展了生态环保排查整治、重点区域执法检查、临界河流生态监管、湿地风险隐患监督检查等系列活动。

陕西潼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人民论坛网 宋畅 摄

每年冬季成千只白天鹅从潼关湿地一路迁徙到河南三门峡天鹅湖越冬。潼关县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刘鹏告诉记者,通过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退耕还湿、湿地封育和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常态化整治”以及“黄河湿地生态保护”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使得湿地范围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扩大,鸟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据了解,湿地范围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4种,包括黑鹳、大鸨、金雕和白肩雕;国家Ⅱ级保护物种15种,包括白天鹅、灰鹤等;野生植物有国家II级保护植物野大豆1种。湿地保护工作,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刘鹏告诉记者,他们将继续加大保护管理力度,共同努力把潼关湿地打造成为一处资源丰富、景色优美、三河安澜、飞鸟翔集的陕西东大门生态建设名片。

陕西潼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人民论坛网 宋畅 摄

陕西潼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人民论坛网 宋畅 摄

水天相依,绿浪翻涌。在陕西潼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内,一眼望去,碧波万顷尽收眼底,渭河缓缓流淌,在橘红色的夕阳映照下,它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位到来的游客。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