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绿树生“金叶”赤壁茶产业链产值超百亿 “茶经济”贯穿赤壁古今

2022-05-27 09:34:06来源:长江商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提到赤壁,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赤壁之战,但鲜有人知的是,这座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的城市,还有另一个身份——中俄万里茶道的源头。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5月17日,长江商报公益联盟顶着初显炽烈的阳光,驱车赶往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据了解,赵李桥镇自古就是中国的核心产茶区,以生产青砖茶闻名于世,被誉为青砖茶之乡、米砖茶之乡。

近年来,赤壁青砖茶加速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赤壁一大产业支柱。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不少产业的发展,青砖茶也难以幸免。

对此,长江商报董事长、公益联盟发起人姚海鹰表示:“赵李桥青砖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长江商报公益联盟对其进行关注的原因之一。长江商报作为一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主流财经全媒体,更应该扛起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通过自身平台优势,践行社会责任,展现赤壁青砖茶的悠久历史和伟大成就。”

“茶经济”贯穿赤壁古今

赤壁地处幕阜山脉和江汉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带,雨水丰沛,日照时间长,土地肥沃。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赤壁赵李桥难以替代的茶叶生产环境,更令赵李桥成为中国的核心产茶区。

始于秦汉、盛于明清,赵李桥生产的砖茶在宋代就成为与蒙古贸易的主要商品,到清代达到鼎盛。砖茶由羊楼洞至库伦到恰克图,远销俄罗斯和欧盟,经过10多个国家共计200多座茶庄,形成了一条长1.3万公里的茶叶之路,正式铺就了万里茶马古道,而羊楼洞则成为欧亚万里茶道的起点之一。

据了解,宋代曾一度以砖茶作为通货进行茶马生意。“一斤易一羊,十斤易一牛,”可见茶叶在当时的宝贵。西北边疆少数民族牧民对青砖茶更是有较高的认可度和依赖性,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松峰入羊楼,茶香绕凤丘,古韵珠洞晓,月旁石人瘦。”极盛时羊楼洞古镇有茶庄200余家,人口近4万,古镇有五条重要街道,百余家店肆。“洞茶”远销外洋,为“中国大茶市”,誉称“小汉口”。

千年茶香万里路。强大的“茶经济”也让羊楼洞砖茶文化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过,由于产业未得到整合、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青砖茶在近代的崛起速度远远不及其他省市的茶产业。到2006年,整个咸宁市茶园面积一度减少至13.2万亩,茶产业几乎跌至谷底。

为了重振茶业辉煌,赤壁市紧抓“打造百亿茶业,擦亮千年品牌,重振万里茶道,造福亿万民众”的发展战略契机,积极探索支持特色产业开辟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

2012年,赤壁市委市政府出台文件,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湖北省人大也通过了《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省政府将赤壁青砖茶纳入了《湖北省农产品品牌三年培育方案》,赤壁市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茶产业迅速发展,绿树结出“金叶”,成为支撑赤壁发展的一大支柱。

截至2021年底,全市茶园面积16.3万亩,茶企16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产量6.8万吨,生产产值30亿元,产业链产值102亿元,从业人员3.5万人,赤壁青砖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50.36亿元。

龙头企业连续三年产值增速超35%

对于做大做强赤壁青砖茶产业集群,赤壁市有着坚定的信心,并为此定下了力争在“十四五”末青砖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的目标。

目前,赤壁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到38家,其中包括了“赤壁青砖茶”、“川”字牌、“羊楼洞”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赵李桥”等省级著名商标。见微知著,从这些知名茶业公司的近年表现中,赤壁茶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可见一斑。

5月17日,长江商报公益联盟来到位于羊楼洞茶场十五连的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据了解,赵李桥茶业成立于2011年,是赤壁最早种植有机茶园的企业。

迈入大门,一座占地32亩的示范茶园出现在记者眼前,茶山上,密布着摆放有序的粘虫黄板和杀虫灯,是一个典型的高标准低氟良种茶园,主要种植了“中茶108”“鄂茶1号”为核心的良种茶叶。

“公司自有绿色食品优质茶园基地3000多亩,合作联营基地50000多亩。建有占地面积100多亩,集科研、茶文化、茶园景观休闲园及现代化茶叶加工生产中心为一体,年生产能力5000吨以上的茶产业园。”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艳香告诉记者,“同时拥有享誉国内外的‘赵李桥’茶商标和品牌,现有‘赵李桥绿茶’‘赵李桥赤壁红茶’‘赵李桥青砖茶’三大系列30多个茶叶品种。”

作为湖北省十大女民营企业家,魏艳香坚守茶业近三十年,细致入微的个性与大刀阔斧的豪迈在她的身上奇异地结合,令她对砖茶工艺有着精益求精的追求。也正是这份执着与匠心,令赵李桥茶业高速发展,成为湖北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17—2019年,赵李桥茶业连续三年产值增速都保持35%以上,并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魏艳香介绍,在当时,其他私企产值增速基本都在10%—20%,因此,赵李桥茶业的产值增速在当时来看是十分喜人的,按照这个势头,2020年公司产值增长速度很可能会达到45%。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赵李桥茶业的远景规划,也令魏艳香在2019年满腹雄心制订的计划化作泡影。

“茶厂本身就需要大量资金维持运转,存货积压也是很大的问题。”说到这里,魏艳香神情略显黯然。不过,虽然面临较大压力,但魏艳香有着十足的社会责任感,她并没有把这份压力转嫁给茶农和工人。

“在收购茶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茶农的收益,所以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企业要多担当一点,有时候,我们会多收一点来进行库存。”魏艳香表示。事实上,早在2017年,咸宁市启动的“百企帮百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行动中,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就与花亭桥村结成对子,对其进行帮扶,并荣获“湖北省就业爱心扶贫企业”的称号。

茶香代代传承,友爱历久弥新。魏艳香与赵李桥茶业恪守本业、回馈社会的使命感,让青砖茶有了更浓更深的人情味。

多元创新助茶业焕新生

疫情之下,赤壁市政府也在通过消费助农等方式对企业进行扶持,帮助茶厂挺过这段困难时期。

据了解,赤壁市政府主要通过基础建设升级、公益升级、存储升级、销售渠道、资金扶持等来对茶厂进行扶持。

魏艳香告诉长江商报公益记者:“目前,赤壁市政府对产业的扶持力度还是非常大的,政府对茶农发放奖补资金,并且在企业贷款方面也有专项资金,同时包括企业退税、员工养老资金方面都有相应的扶持政策。”

与此同时,企业也在积极谋出路。从自身出发,不断加强研发,进行产品创新,谋求突破,以贴合现代消费需求。以赵李桥茶业为例,由于传统青砖茶略显笨重,因此,公司开始尝试将茶砖做小做轻,由此出现了“巧克力”青砖茶。

赵李桥茶业销售总监雷晓猛表示:“虽说是‘巧克力’茶砖,但茶本身并没有任何改变,茶还是青砖茶,只不过将原来沉重的大茶砖改为巧克力形状的茶砖,一块一块掰下来就能使用,更加便携轻巧。”

在口味上,赵李桥茶业也在不断将传统与流行嫁接。

“内蒙奶茶里用的茶,就是我们的青砖茶。”雷晓猛拿起手边一袋包装精美的奶茶产品向记者介绍,“传统的蒙古奶茶是在煮好的红茶中,加入鲜奶制成,所以我们也做了这样的尝试,把传统茶砖和现在流行的奶茶结合。”

除了产品上的升级,销售模式的推陈出新也是企业寻求出路的捷径。雷晓猛介绍,赵李桥茶业曾采用传统的代理商模式,主要以线下销售为主。如今,公司也开始慢慢接触电商,采取直播这类新颖的销售方式。

“因为起步没多久,直播带货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但总的来讲它的影响力还是有很大优势,最起码对品牌的宣传还是很到位的。”雷晓猛告诉记者,“直播带货能够让更多人了解青砖茶文化。”

除此之外,赵李桥茶业宣传及销售的另一个重要思路是推广茶文化。雷晓猛认为,只有当茶文化受到更加广泛的接受和认可,茶产业才能真正地重振辉煌。为此,赵李桥茶业还与如香港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各大交易所进行合作。

“作为文化产权交易所,其有一定的资源和情怀,会考虑如何将茶文化推广宣传,所以会把文化作为一个契合点,将茶作为一个载体,让我们的茶植入其宣传模式。这种结合的效果非常明显,疫情当下,一般的销售很难走得那么好,但是这一个月之内,其销售额就达到120万元。”雷晓猛说。

在收购茶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茶农的收益,所以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企业要多担当一点。

——赵李桥茶业董事长魏艳香

标签: 赤壁之战 中俄万里茶道的源头 产业支柱 赤壁古今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