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安徽省含山县乡村教师汪开宽——江心岛上坚守三十三年

2022-02-28 18:32:4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28日 第 06 版)

汪开宽在给学生们上课。记者 徐 靖摄

人物名片

汪开宽,1970年生,现为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庙赵小学教师。1988年,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一个江心岛教学点教书。多年来,始终坚守教学岗位,先后帮助300多名孩子通过求学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汪开宽曾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心动2015·安徽年度新闻人物”“安徽最美教师”等荣誉,2015年当选“中国好人”。

这几天,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庙赵小学教师汪开宽,正为新学期的课程备课,每天忙得不亦乐乎。2021年秋天,他来到这里教书。在这之前,不到10公里外,汪开宽坚守了30多年的杨谢小学河北教学点终于完成了使命。教学点里的5名学生,已经被安排到别处上学。

现在,汪开宽负责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语文课,教学条件好了很多,师资力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但说起在杨谢小学教学点,30多年的点点滴滴都令汪开宽难以忘怀……

杨谢小学河北教学点位于含山县运漕镇新海村河北自然村,这里是一个1.1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四周被裕溪河水环绕,距离集镇12公里。由于交通不便,近年来,村民逐渐搬走,学生从最多时的近70人减少到后来的5人,只开设一年级和学前班。在这里,汪开宽坚守了33年。

教学点由3间平房组成,只有1间教室;房前的水泥空地,就是操场。每天早上升国旗,5名学生一字排开,唱起国歌。汪开宽跟着节奏,升起国旗。江边的风吹过,水汽浓浓,把孩子们的歌声也带到了远方。

“我就是从这里毕业的,心里舍不得”

“‘种’有几种读音啊?每一个读音怎么组词呢……”汪开宽中等身材,戴着厚厚的眼镜。学生们年龄都小,时不时走神,他不得不停下来维持课堂秩序,但脸上总挂着笑容。

1970年出生的汪开宽是本地人。读书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汪开宽选择读师范。“读书的时候有补贴,毕业了分配工作。”汪开宽说,他也梦想着能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到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

师范毕业前一年,村支书找到汪开宽,请他回来当教师。当时,杨谢小学河北教学点还是一所真正的小学,有40多名学生和3名教师。学校有一座90多平方米的砖木瓦房,中间用芦席隔成几间教室。“我就是从这里毕业的,心里舍不得,决定回来当老师。”汪开宽说。

为保证学生安全,汪开宽让学生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没有质量好的桌椅,他就节衣缩食自己买;没有自来水,他每天从家里烧好开水带来;没有音乐设备,他把歌词写在黑板上,带着学生们唱;后来他买了电脑,下载一些教学资料,试着用课件讲课……汪开宽说:“这些年来,我一直想着怎么解决眼前的困难,怎么把教学任务完成好。”

“想想每天来上课的孩子们,我觉得他们更需要我”

1988年9月10日,汪开宽记得很清楚,那天是教师节,也是自己准备毕业、决定回村小教书的日子。

可那天,乡里的同志告诉汪开宽,因为成绩优秀,他已经被调到了教学条件更好的另一所小学。对很多人来说,这大概是个好消息。但汪开宽开心不起来,坚持要求到杨谢小学河北教学点工作。

转眼到了2000年,当时的汪开宽,已经成了教学点的骨干。附近一所小学的校长找到了他,希望他过去教书。“那所小学条件好很多,待遇也不错,但我走了这里的孩子们怎么办。”汪开宽说。就这样,他还是拒绝了。

2008年,最后一名代课教师退休了,杨谢小学河北教学点只剩汪开宽一名教师了。当时,上级部门准备撤掉教学点。如果教学点没了,村里的孩子上学就要先乘船过河,再走30分钟的路,放学回家又要坐船。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家长哪里放心得下?最后,汪开宽自己去争取,经过多方努力,教学点被保留了下来。

2014年,汪开宽的儿子考到了含山县读高中。家人希望汪开宽到县城边上的一所小学工作,可以方便照顾儿子。当时,接收的学校已经同意,只等他正式调过去。

那一夜,汪开宽辗转反侧。“这么多年的事情在我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想想自己的儿子,再想想每天来上课的孩子们,我觉得他们更需要我。”最终,汪开宽决定,还是让妻子去县城照顾孩子上学吧。

“看到学生们长大成才了,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上完语文课,还要上数学课和音乐课。所有课程,都是汪开宽一个人负责,每一科,他都精心准备教案。

“主要是要有责任心,在教学中多琢磨、多探索。”汪开宽说,学前班的语文、数学、科学,他用手机把讲课内容拍成照片,制作成课件,放在电脑上展示。一年级的课程要用到多媒体课件,虽然网上有很多现成的资料,但汪开宽还是下班后自己花时间制作、修改。

汪开宽的妻子原本也在教学点当代课老师。后来,随着学生的减少,妻子离开了教学点,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家里人也曾劝汪开宽离开。但汪开宽说:“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都会坚持下去。”

时间长了,家人也逐渐理解了汪开宽。“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我教过的学生中,目前已有30人上了大学,5人考上了研究生。看到学生们长大成才了,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些年来,汪开宽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一系列荣誉,但他没有放在心上。他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首要的是努力把书教好,学生们能有更好的发展,才是他最大的心愿和最看重的事情。

默默付出 呵护成长(记者手记)

一座江心岛,常住人口不过百人,交通不便。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渴望读书、学习,拥抱新的生活。汪开宽,就是他们的启蒙老师。33年时间里,汪开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简陋的教室里陪伴着孩子们。他孤独而执着,坚守着这方小小的讲台。

采访结束时,汪开宽执意送我到码头。渡船缓缓启动,望着他默默挥手的身影,我不禁想,可能教学点里每一个孩子毕业去远方求学时,汪开宽都是这样在身后默默挥手的,这挥手是告别也是祝福,满含不舍更含期待。在那一刻,他一定更加坚定了坚守下去的决心。他33年的坚守一定会激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默默付出,呵护更多孩子成长。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