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要闻 >

南方日报暗访:出租车乱象久治不愈成“牛皮廯”

南方日报 | 2019-09-06 09:14:30

今年6月以来,我省启动珠三角地区出租汽车行业文明服务提升行动,出租车司机承诺做到“四要八不”:“车容要整洁,不污损、不脏乱;言行要礼貌,不恶语、不抽烟;服务要诚信,不拒载、不议价;行车要安全,不电聊、不抢行。”许多人深恶痛绝的拒载、不打表等现象位列其中,几个月过去了,具体落实情况如何呢?

为摸清真实情况,9月1日—2日,南方日报派出多个暗访组,直击珠三角九市重点公共场所出租车服务状况,发现有些问题依然存在。如在某些市县的汽车站、火车站周边,“不打表”似乎成了潜规则。“拒载”问题也很突出,记者在某地候车20分钟,先后被5辆出租车拒载,除了交接班外,还有人以“充电”为由拒载;更有出租车摇身变成“黑车”,为了增加收入揽客拼车,甚至严重超载。此外,不接短途单、半路揽客、议价等问题也有发现。

出租车种种乱象,虽然是久治不愈的“牛皮癣”,但哪些地方反复易发,大体也有规律可循。正如新闻显示的,往往是那种客多、车少、排队长的地区,譬如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以及某些商业广场等,更容易成为重灾区。循着这个线索,相关部门不妨重拳出击,以这些地方为典型,出台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比如,要联合出租车公司在交通枢纽开展专项整治、加强突击检查,对乱象及时跟进处罚,从而释放出治理威力。其次,一些场所“打车难”,深层次反映了公共运力不足,综合研判之下,可以通过开设出租车停车点、公交地铁站点以及增开晚班车等,分担客流量压力。第三,大力畅通举报通道,对消费者意见及时反馈。

同时也要看到,专项整治或能解决一时之忧,但无法获得根治效果。出租车乱象久拖不决,隔段时间就沉渣泛起,本质原因是行业机制问题。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份子钱”,由于出租车实行特许经营,司机只能挂靠在公司下面,按月向公司交管理费。名义上看,这笔钱无可厚非,但实际上,运作大有问题,主要体现为管理费是“定额”而非“浮动价”。很多司机常有感叹,“每个月还没运营,就已经欠了公司一大笔费用”。在这种压力下,他们只能使劲提高车子的利用率,能不跑短途就不跑,能不打表就不打表,能拼车就拼车。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个人以为关键是改变考核的“指挥棒”,借鉴网约车的司企收入分配机制。

有的人认为,网约车没有“份子钱”,这是不对的。网约车采取的是“抽水制”,即每跑一笔单子,公司都要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显然,跑得越长,扣得越多,跑得越短,扣得越少。同时,网约车又采取“补贴制”,平衡了短途拒载的问题。此外,网约车还有拼车和不拼车选项,对司机的激励机制有所不同,使得司机能够一视同仁。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是非常值得巡游出租车学习的。现在,国内有些地方已经尝试建立“运营风险共担、利益合理分配”的新型司企收入分配机制,其实就是对“份子钱”开刀。这有利于改善过去企业收取固定承包费“旱涝保收”,司机却得不到公平收入的情况,是巡游出租车的必然发展方向。

在现有的交通体系下,巡游出租车仍然具有很大优势。比如“招手即停”,这是网约车远做不到的,又如“价格优势”,网约车之所以价格低廉,是因为大打“价格战”,补贴停止之后,和出租车也没有显著差异。只是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网约车能分走出租车的蛋糕,出租车为何不能“师夷长技”呢?如果不敢对行业积弊动刀,沉溺在“一亩三分地”的利益里,那么优势迟早会转化为劣势,短板只会进一步放大。

  • 标签:出租车暗访,牛皮癣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