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要闻 >

春节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新兴消费崭露头角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9-02-13 08:02:14

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传统的消费旺季,春节黄金周期间零售餐饮旅游等方面的表现,往往是洞察新的一年国内消费趋势的重要窗口。春节消费数据显示,中国消费市场走过了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正在进入个性化、多样化消费为主流,更注重消费品质和体验的新的阶段。

春节你的钱花在了哪里?商务部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050亿元;然而增速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个位数增长,同比增长8.5%。

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春节旅游客流与收入增速也均回落至个位数。

春节期间零售餐饮旅游等领域增速的回落,与总体消费市场的放缓保持着高度吻合。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9%,增速跌至2002年以来新低。

这种回落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杠杆水平升高、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带来的消费抑制效应;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从商品消费走向商品、服务消费两轮驱动过程中正常的数据波动。

去年以来,汽车和住房类商品消费出现阶段性的增长乏力,直接拖累了全年消费的表现。新年伊始,随着《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一大批消费促进政策正在路上。

新兴消费崭露头角

据商务部监测,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10050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比2018年黄金周期间增长8.5%。

在2月12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指出,春节期间全国商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买年货、吃年夜饭、逛庙会等传统消费红红火火;年节礼品、传统食品、新兴电子产品、地方特色产品销售增长较快;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亮点纷呈。这为一季度乃至全年的消费市场平稳较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春节消费市场最大的亮点在于消费品质的提升。一方面,以传统的亲情文化、团圆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消费保持着快速增长与品质升级;另一方面,以高科技、高品质、绿色为核心的新产品在新年期间大卖,互联网时代新的消费模式也不断发力。

另一大亮点在于线上线下的共振。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新兴业态备受消费者青睐;各大电商平台坚持春节不打烊,某电商平台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40%左右。

赵萍指出,以往春节消费市场线下是主战场,网店春节期间放假以及由此而来的快递的停送;然而今年很多电商平台尤其是自营商品春节不打烊,快递的假日物流服务能力也在逐步跟上,电商销售因此出现快速增长。

春节期间,休闲旅游、观影观展、民俗活动等体验式消费越来越受到欢迎。

在赵萍看来,春节期间体验消费走红是供需两侧共同拉动的结果。一方面,国民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之后,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春节期间对于文化类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另一方面,在文化消费方面正在出现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供给。

值得注意的是,从增速上看,春节期间多项消费从往年的两位数增长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零售和餐饮数据之外,旅游数据也回落至个位数增速。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7.6%,春节客流增速十年来首次跌入个位数。

赵萍表示,北方大规模降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短途旅游,更重要的是,旅游消费正从假日集中释放向常态化消费过渡。

“前两年旅游增长特别迅猛,抬高了整体基数,拖累了今年的同比增速;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行,交通在短时间内变得非常便利,从而激发了人们的出行需求;现在这种便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出游也逐渐成为一种日常行为,而非假日需求。国内游正逐渐从高速成长期走向成熟期。”

另一方面,她表示,从民众实际体验而言,春节黄金周期间大规模集中出游往往实际旅游体验不佳;随着年假越来越普及,平时有出游机会的人开始选择避开黄金周出游,这显示消费者理念更趋理性。

“中国消费市场走过了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正在进入个性化、多样化消费为主流,更注重消费品质和体验的新的阶段。”

汽车消费阶段性乏力

在赵萍看来,春节期间零售餐饮旅游等领域增速的回落都与总体消费市场的放缓相吻合。“在经济存在一定下行压力、居民收入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高端餐饮、旅游等弹性相对较大的消费领域可能出现一定的压缩。”

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9%,增速跌至2002年以来新低。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去年消费疲软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乏力;另一方面是,目前中国居民杠杆水平升高,房贷压力上升,可支配收入增幅放缓,加上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支付能力有所下降。

他强调,近期以来,汽车等大型消费品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直接拖累了去年的消费增速。

2月12日的商务部发布会上,王斌表示,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汽车和住房类相关的一些商品消费出现阶段性的增长乏力,2018年消费增速比2017年回落1.2个百分点,说明消费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变数,危与机并存。

他指出,汽车消费占社零比重非常大(超过了四分之一),所谓“阶段性增长乏力”,是因为2018年虽然汽车新车销售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但是新车消费总量2800多万辆,列全球第一。城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从2013年的21.5辆提升到40辆。

王斌表示,和发达国家相比,汽车消费的需求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按可比口径,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2018年是170辆。发达国家比如美国能够达到800辆左右,欧、日等发达国家在500到600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张进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购置税优惠政策的退出确实为去年的车市带来了一定影响,2017年的税收优惠带来了部分汽车消费的提前释放,透支了2018年的销售,消费信心不足与关税下调的预期,也有可能推动消费者对购置汽车持观望态度。

他强调,尽管去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负增长,但这并非一种趋势性下降,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的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当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尚未达到180-200辆这一全球平均水平,发展空间还非常大,中国在近年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是可预期的,我们预计能达到300辆,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约1.97亿辆,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保有量还要翻一倍,达到4亿辆。”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发布会上表示,社消数据主要统计的是实物消费,去年居民服务性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49.5%,服务消费近年来增长非常快,正在打开一片新的蓝海。

董超表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更多地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是一个普遍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商品消费占比越大。在后工业化阶段,服务消费的占比普遍较高。实际上,商品消费的增长是有限的,但人们对服务的需求往往是无限的,后者的增长空间也更大。服务消费也成为中国消费升级的主导力量。”

王斌表示,去年年底以来,中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消费稳增长的政策,比如,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增加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员工资、大幅度减税降费等,这都有利于提振消费。

展望2019年,王斌表示,消费市场承压较大,消费增速仍有可能进一步放缓。但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其中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大量的升级需求。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成长性好,这是中国消费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最大优势。”他说。

  • 标签:春节消费,新兴消费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