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被视为“中国新一轮金融开放元年”。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围绕资本与服务进一步加大了开放力度;另一方面,A股相继纳入了国际主要指数系列,进一步接轨国际资本市场。虽然去年国内主要股指遭遇震荡,但是外资布局步伐加快。
据资金监测机构EPFR最新报告显示,去年中国股票型基金实现资金净流入达到350亿美元,位居全球主要新兴市场榜首。同时,作为外资主要的A股配置渠道,沪、深港通全年交易活跃,外资借道北上资金净买入累计超过6400亿元,创新历史纪录。
新一轮开放
去年6月份,A股纳入了MSCI新兴市场指数正式生效,今年有望将纳入因子从5%提升到20%;另外英国富时·罗素指数以及美国标普道琼斯系列指数也相继宣布将A纳入各自指数范围。回顾全年投资情况,2018年成为了外资布局A股的大年。
EPFR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市场股票型基金实现资金净流入350亿美元,创下近年来新高,位居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榜首,几乎是同期印度市场股票型基金资金流入金额的两倍以上。报告分析指出,尽管去年A股指数表现不佳,但政府稳增长、抑制影子银行、在市场出现极端情况时出手稳定等举措一定程度上令境外投资者安心。虽然境外投资者意识到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但是组合覆盖全球新兴市场的股票型基金基金经理依然选择将其四分之一仓位投向中国市场。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旗下的私募管理人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去年10月份备案了首只产品“桥水全天候中国私募投资基金一号”,成为其发行的首只中国私募基金,目前正在运行。此外,富达、瑞银资管、富敦、英仕曼、惠理等超过20只外资私募已经登记备案,聚焦中国资本市场机遇。惠理集团发行首支境内私募证券基金时,彼时惠理集团投资董事兼中国业务主管余小波就表示,国际机构投资者对A股的配置仍然偏低,看好中国居民资产配置逐步从房地产向多元化资产类别转移,一系列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将持续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
在国际投资者最为关切的A股股票任性停牌问题上,沪、深交易所下“狠手”治理。去年年底,沪深两市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从减少停牌事由、压缩停牌期限、强化信息披露、完善停复牌监管等方面,对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予以重点规范,堪称最严停复牌新规。
逆势布局
作为外资配置A股的主要渠道,互联互通市场在去年迎来沪、深港通同步交易的第二个完整交易年度,逐步放大话语权。据Wind统计,去年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A股合计294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近五成,其中沪股通成为净买入主力,几乎翻倍。另外,QFII获批最新额度为1010.57亿美元。沪深港通主题基金去年也迎来了设立大爆发,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去年成立了合计17只沪深港通主题基金产品,主要以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主,可统计口径的最新资产净值已经达175亿元,几乎是2017年的3倍。
从整体规模来看,外资已经成为角逐A股重要的机构力量。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份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中,持有股票资产达1.28万亿元,同比增加了约25%,成为仅次于债券的外资第二大资产配置。另一方面,外资持续加仓之际,国内主要机构却在收缩战线。统计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整体公募基金持股规模降至1.71万亿元,占基金资产总值环比下降。如果按照天风证券统计,去年北上资金与QFII组成的外资在A股流通股占比几乎与保险社保持平,仅次于主动公募基金,成为A股第二大机构。
从最新动向来看,外资加仓A股步伐未见停歇。2019年来,北上资金继续净买入累计近14亿元。彭博最新数据显示,相较于美股,A股目前正处于低位,长线投资价值开始隐现。惠理基金高级基金经理罗景日前也向媒体表示,当前A股市场总体的风险收益比处于2010年以来前10%的水平。A股市场的隐含回报率已经从2015年6月的3.5%回升至7.9%,当前的回报率或已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外资增量资金持续进场值得关注。申万宏源策略资深高级分析师傅静涛表示,2019年将是富时罗素纳入A股落地年,以及MSCI可能提高A股纳入提升的年份,外资可能依然是主要潜在增量资金。一个有预期差的判断是传统核心资产仍有防御价值,且仍可能有阶段性进攻机会,预计潜在增量资金有望达到3500亿元。
挑选新龙头
相比2017年,北上资金2018年持仓已经完全覆盖了所有沪、深股通标的,对沪、深两市主要板块平均持股比例均有所提升。e公司数据库统计显示,去年北上资金对沪市主板互通标的个股平均持股比例首次突破了1%,而创业板成为资金增持金额同比增幅最大的板块,显示外资的选股偏好并不拘泥于传统蓝筹股。
从板块持仓变动来看,去年北上资金对轻工制造、传媒和建筑材料等行业持仓规模翻倍,并增加了对板块龙头股晨鸣纸业、华数传媒、南玻A等配置,通信板块的持仓金额则有所下降。
对于外资最新选股思路,惠理基金高级基金经理罗景介绍,市场上隐含回报率超过10%的个股不断涌现,目前特别看好的标的主要集中在增长偏低的成熟行业里的细分龙头,这些领域竞争格局稳定,资产负债表质量较高且经营性净现金流较好,这类公司在2010年以来的成长股浪潮和蓝筹股重估环境中均被市场所忽视,估值处于偏低水平,现金流回报率吸引力相对较高。另外,部分中游制造业在近几年供给侧改革中受上游成本挤压而盈利受损,但激烈竞争后行业格局持续改善,未来也具备较好的风险收益比。
从板块偏好来看,去年北上资金重仓行业依旧偏好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家用电器,但是从成交活跃股来看,明显加大了对金融股的买入力度。据推算,中国平安成为年度增持力度最大个股,累计加仓超过190亿元,取代了2017年位居增持榜首的海康威视。
全年来看,北上资金在去年第四季度前后加大了对金融股关注力度。去年11月起就加速配置招商银行,并在12月末连续大跌时大幅净买入,持股比例最高达3.32%;同期也对中国平安启动了大幅调仓,持股比例从去年年初的3.68%大幅提升至6.55%。
太平洋证券在外资加仓动向展望中指出,随着海外资金配置比例提高,国内盈利能力有相对优势的金融和能源会有望成为外资配置重点。一方面,国内消费板块资产回报率已处于历史高位,存在回落的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在金融业的资产回报率最高,有望成为外资最先增持的方向。
从资产配置角度,银行股板块也获推荐。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对银行股价表现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资产质量,一致对不良压力过度悲观的情况下,有望催化银行板块的估值修复。不过,最近一周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遭北上资金净卖出。
北上资金还加大了对二线龙头股关注力度。以五粮液为例,去年获北上资金迅速增持,最新持股比例已经反超白酒龙头贵州茅台。
北上资金对家电板块热情则有所下降。除了美的集团,北上资金对青岛海尔、格力电器均从2017年大幅增持变为2018年大手笔减持。另外对业绩不及预期的互通标的也果断出货。比如老板电器曾是深股通持股比例最高标的,但去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净利润增速放缓,核心产品吸油烟机和燃气灶毛利率均同比下降后,连续两天持续净卖出,此后持股比例再也没有反弹至此前的峰值。
介入程度更深
随着国际化深入,外资对A股的影响力大增。
从去年成交状况来看,北上资金在去年5月和11月净买入均超400亿元,成为大手笔抢筹A股高峰期。正是在去年6月1日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正式生效,而借道沪、深股通的北上资金在5月份“抢跑”,当月净买入达到508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第一次见证了“纳入效应”。
而去年10月份外围市场大跌,北上资金也出现了史上最大幅度卖出。随着美股在月底止跌企稳,中美贸易关系释放缓和信号,以及国内频频出台政策纾缓上市公司流动性危机,大盘一度企稳,北上资金转头杀回马枪。去年11月2日净买入近174亿元,创下了历史单日成交最高纪录,而且当周净买入金额立即抹平前月净卖出总额。这种大幅度的V型反转在此前互联互通历史上实属罕见。
天元金融策略分析师梁浩荣表示,整体来看,外资的投资风格偏向于稳健为主,配置在A股市场主要是长线资金。但对A股的长期影响来说犹如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外资一旦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后快速撤离又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借鉴日本、韩国经验,未来外资在A股的总市值的合理占比为10%左右。A股未来的发展依靠的是内生性的推动,而外资只能起促进作用。
除了参与龙头个股标的日常成交,QFII等机构近期开始举牌上市公司。今年1月初始,南方航空获“海湾土豪”卡塔尔航空增持至5%,成为年度首单外资举牌案例。不同于近期密集的纾困性增持,卡塔尔航空增持南方航空战略投资意义更为显著。时机上看,卡塔尔航空本轮增持正值南方航空“退群” 天合联盟,完成过渡工作;卡塔尔航空也在自建其“航空股权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卡塔尔航空增持南方航空A股正是通过沪港通渠道。实际上,外资从去年11月份就迅速集结南方航空,持股比例从不足1%迅速翻倍,最新持股达6.89%,大幅超过中国航空、春秋航空等同行互通标的,公司股价也迎来一波凌厉走势,月内累计涨幅逼近25%。
此外,去年11月份安徽合力获香港上海汇丰银行QFII举牌至5.152%,次日公司股价斩落涨停,冲高后回落。据统计,汇丰银行作为QFII表现相对活跃,当前还入主交通银行、德邦股份、宁德时代、工业富联、量子生物等前十大股东。一般来说,QFII主动举牌并不多见,中青旅、南宁糖业等曾一度获QFII举牌。这些股票大多为蓝筹股,而且QFII持股时间也相对偏长。从事跨境投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相比国内基金业绩考核为1年,境外考核期往往长达2~3年,因此更愿意“从长计议”,而且考核基准以是否跑赢基准指数,以获取超越市场指数收益为目标,更加突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