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要闻 >

银保监会开出10张巨额罚单多家银行吃大罚单 浙商银行收到5550万元最大罚单

证券时报 | 2018-12-10 08:35:11

时隔半年,银保监会再开一批罚单。

12月7日,银保监会开出10张巨额罚单,罚没共计1.563亿元。本次受罚的银行共有6家,分别是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其中,除交通银行外,其余5家银行都收到千万级罚单,浙商银行更是收到5550万元最大罚单。

总体看,本次银行受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理财资金违规投资、贷款业务违反审慎经营规定、同业业务及票据业务违规等,这些领域也一直是银行受罚的“重灾区”。不过,此次6家银行之所以被罚,都存在理财业务违规行为,这也说明银行理财在按照资管新规、理财细则转型过程中,仍存在“走老路”的问题,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任重道远。

银行理财刚性兑付

难打破

多家银行又吃大罚单。根据统计,本次浙商银行被罚5550万元、民生银行被罚3360万元、渤海银行被罚2530万元、中信银行被罚2280万元、光大银行被罚1120万元。交通银行虽然罚没金额未超千万,但也达到了740万元。此外,民生银行两名员工因管理失责累计被罚5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理财业务违规是本次受罚的6家银行共有的处罚案由,足见尽管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依旧艰难,“贪恋”过去刚性兑付、违规投资资产的老路子。

有意思的是,在诸多理财业务的违规操作中,多数受罚银行中招“为非保本理财产品提供保本承诺”,包括民生银行、渤海银行、中信银行。

而且,光大银行的一个受罚案由是“以修改理财合同文本或误导方式违规销售理财产品”,浙商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文本使用误导性语言”情况也类似,虽然银保监会没写明具体如何误导销售理财产品,但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在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中,银行的销售人员为了能提高理财销售量,仍会通过口头承诺或是其他方式向投资者许诺保本保收益。

“尽管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但银行理财的投资者多属于风险厌恶型,完全的净值化转型、不承诺保本保收益对他们来说一时半会难以接受,投资者教育需要时间,短期内银行理财还是会想方设法刚兑,谁都不愿意做第一家打破刚兑的银行。”一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受罚银行的理财业务都有类似的违规行为,也说明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任重道远。

依旧高压严控理财资金

“输血”楼市

除了银行理财仍普遍通过误导性销售或为非保本理财产品提供保本承诺等手段保持着刚兑信仰外,银行理财违规操作的另一个“重灾区”就是理财资金的违规投资,其中又以违规向房地产行业“输血”较为普遍。

根据银保监会的罚单显示,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的理财资金都存在违规缴纳土地款的情况。其中,民生银行的同业投资、理财资金违规投资房地产,用于缴交或置换土地出让金及土地储备融资;浙商银行则为客户缴交土地出让金提供理财资金融资;渤海银行除理财资金外,自营投资资金也违规用于缴交土地款。

理财资金投资房地产领域属于违反宏观调控政策。早在2016年,彼时的原银监会就明确要加强理财资金投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今年年初的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也再次指出,要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房地产融资行为。

实际上,此次并非银行第一次因违规向房地产“输血”被罚,此前地方银监局公布的罚单中,也多次出现过银行因理财资金违规用于支付土地款等原因受罚。可见,目前尽管多地楼市降温,但金融监管领域依旧对房地产融资保持着严控态势。

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就表示,目前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迅速强化,会使得中小型房企明年的信用风险有所放大。不论是来自于国内银行贷款,还是海外发债,这类房企的融资渠道都在收缩。尽管国内信用环境有所放松,但预计很难惠及房企。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财经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