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丨人形机器人“加速跑” 何时能进入日常生活?
在央视乙巳蛇年春晚的舞台上,一组人形机器人和舞者合作完成的舞蹈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和热议。
2月5日,新春开工首日,湖北10个型号的“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在武汉市洪山礼堂前集中亮相。当天,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新春第一会”,机器人还现场作了一副贺联,上联是“智领荆楚春潮涌 人机共绘新画卷”,下联是“势起中部气象宏 山河同谱振兴篇”,横批为“智启新篇”。
尽管不少人还感到陌生,但越来越“聪明”的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科幻奔向现实。
从商用服务到智能制造,从陪伴老人到理货看店……人形机器人制造在“加速跑”,何时能走进寻常百姓生活?
人形机器人火了
在央视春晚演出的人形机器人来自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该款人形机器人2023年首次在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露脸”,在工程师的调教下学会了跑、跳甚至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终于在今年登上了春晚舞台。
人形机器人又称类人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通常具有头部、躯干、双臂双腿等,在结构和功能上尽可能接近人类,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
如今,人形机器人正成为新的“风口”。
2024年6月26日,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智园的优必选总部,工作人员对人形机器人进行测试。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今年北京市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一会一赛”,“一会”是指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一赛”是指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
在资本市场上,随着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关注度的提升,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概念走出一波强势行情,不少市场人士表达了对未来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看好。
与此同时,不少全球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加大投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计划今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
据深圳新战略传媒有限公司产研所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已超160家,其中中国企业超过60家,是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缘何走热?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人形机器人价格不菲,售价在10万元以上,高的甚至超50万元。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市场营销负责人姚淇元说,公司推出的SE01人形机器人主打高性价比,规模化后目标售价约为2万至3万美元,以定制化工业和家庭场景为主要嵌入重心。
不少人认为,人形机器人功能有限、价格昂贵,为何相关产业布局不断加速?
业内人士表示,人形机器人走热,跟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等因素密不可分。
从技术方面,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进步,使得人形机器人在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等方面能力显著增强。硬件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等能力上得到提升。
去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旗下GALBOT G1通用人形机器人听到语音指令后,从货架上拣选商品,并精准递交到顾客手上。该款机器人有望在无人药店、商超等商业化场景中得到初步商用。
“在人形机器人技术稳定后,人能干的很多事情它都能干,想象空间很大。”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说。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两名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台“夸父”人形机器人(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洪泽华摄
从市场需求看,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使得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得到大大拓展。
用空气炸锅炸薯条、制作沙拉汉堡、做咖啡、短暂哄娃、叠衣服……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这些场景,让人们看到人形机器人走入日常生活的更多可能。
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说,技术成熟后,人形机器人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方面具有显著潜力,尤其是在提供日常辅助、健康监测和情感陪伴等方面。“人形机器人将成为老年人退休生活的优质伴侣。除了照顾日常饮食起居和康养管理,更重要的是在情感陪伴上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
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也成为引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2024年1月,工信部等7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强未来高端装备,其中人形机器人排在“创新标志性产品”专栏第一位。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也提出,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未来趋势如何
“未来,优必选非常看好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领域继续落地应用。预计人形机器人将来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每一个家庭的必需品。”谭旻说。
冷晓琨认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应用最大的意义在于,企业不需要为机械化改造产线。“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工厂场景仍有大量环节依赖人工,无法用工业机器人解决。人形机器人可1:1适配现有生产线,不需要改造即可上岗。”
中泰证券发布的一份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指出,目前人形机器人已在家庭服务、商场接待、柔性制造等多领域开展试验性应用。从长期来看,仅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就有约34万台人形机器人的潜在需求。
在比亚迪汽车工厂,优必选Walker S1第一阶段实训工作已初步取得成效,效率提升了一倍,稳定性提升了30%;相关优化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具备规模化交付条件。
不过,在工厂环节,目前人形机器人还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只有少部分先进工厂开始探索在某些工作流程中使用,要实现大规模替代人还为时尚早。
业内人士预计,人形机器人更多走进产线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而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需要更高的精确度和安全性,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高度复杂,如何攻克技术瓶颈并合理控制成本,成为人形机器人能否量产和大规模替代人的关键。
在制造成本方面,目前每家企业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呈现出高度的定制化倾向,缺乏真正通用的零部件,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在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正调试人形机器人部件(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洪泽华摄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哪些场景,首先要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目前这方面尚未完全成熟,人形机器人更适合那些容错率较高的场合。
姚淇元建议,尽快完善人形机器人的相关标准,不断开放应用场景,让人形机器人“先应用起来”。
“相比国外,中国有着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有助于人形机器人进行充分训练。期待政策、技术、需求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冷晓琨说。
有人担心:将来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会否导致失业潮?受访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在简单、重复性强的工作岗位上具有明显优势,这些岗位将来确实可能会被机器人取代。但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由此催生许多新岗位。( 马晓澄、洪泽华)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相关词
- 沃尔沃XC90
- 从电力消费结构看产业升级
- 购买新能源车新车可获补贴2万元
- HTX DAO x 路遥LOYAL慈善纪录片正式上线:以去中心化理念书写Web3慈善新篇章
- 墨唐商标:专业护航,助您商标注册无忧!
- 探访春节假期深圳楼市:新房去化速度加快
- 旅游市场火爆开局比拼供给创新
- 春节假期支付数据“开门红” 消费需求旺盛
- 多地宣布逐步“取消公摊” 商品房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
- 融入实体经济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快速普及应用
- 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充电量同比增长近三成
- 2024年健康险保费收入近9800亿元
- 船舶出口高速增长 强劲势头有望延续
- 深山桃源何以崛起百亿级产业
- 冰雪经济 “热”力无限 如何深挖“冷资源”?
- 春节消费市场有哪些亮点?发票数据告诉你
- 交易难度上升 全球汇市变局加码
- 金价再创新高 黄金投资需求或持续走强
- “健康消费”成新型消费重要趋势
- 多措并举促消费 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 新农人织就生态农场梦
- 保租房REITs交出稳健“成绩单” 机构建议把握布局机会
- 宁波镇海打造手艺人集聚区——老手艺传承新活力
- 这个春节假期,消费市场热气腾腾
- “冷”资源“热”起来 冰雪经济彰显发展新活力
- 消费新图景 发展新动能——春节假期消费市场扫描
- 春节文旅热折射经济活力足
- 新春走基层|坚守在春运幕后的阿尔山铁路人
- 春节假期北京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逾五成
- “非遗游”“年味游”火热 春节假期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 “泉”在济南过大年丨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春节活动精彩纷呈
- 新春走基层 | 铁路人的春节:错过团圆,守护团圆
- 京津冀春节文旅消费持续火热
- 泉州鲤城:让文物穿越时空“活得有品”
- 福建:特色产业撑起县域经济“一片蓝天”
- 新春走基层|暖阳与冰雪同享 春节假期“冬游四川”热力足
- 国安队热身赛负韩国二级联赛队
- 亚冬会冰壶混双为中国代表团赢得开门红
- U20国足热身赛备战亚洲杯
- 国乒专注球场用成绩说话
- 苏翊鸣渐入佳境
- 亚冬会冰壶混双中国队三战三捷
- 中国女子冰球队出征米兰冬奥会资格赛
- 中国乒协公布多哈世乒赛选拔办法 巴黎奥运会冠军自动入围
- 过年去新疆品雪“味”
- 减重迎接2月9日卫冕战,张伟丽除夕夜只吃三个饺子
- 别让“藏手机神器”抵消“禁令”效果
- 四招提高乡村学生书写能力
- 科技创造力加速转化社会生产力
- 打造“冠军模型” 创新冰雪装备
- 具身智能模型学习方式与儿童相似
- 武汉大学: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育新时代良师
- 山东临清青年夜校丰富青年社交“新场景”
- 北京冰雪运动驶上“快车道” “冰娃”家门口参加高水平实战
- “田间课堂”走进湖南新晃
- 高校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引发重大变革
- 多措并举稳预期 节后资金面有望边际转松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693 上调5个基点
- 威海市商业银行厚植绿色金融优势 探寻可持续发展路径
- 财政部将在香港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 春节假期支付数据“开门红”:消费需求旺盛 消费便利性提升
- 信托行业迎新规 强监管、防风险成发展主题
- 农信社改革加速跑 多地透露2025新动作
- 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政策扩围
- 宁波银行2024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666.32亿元,同比增8.20%
- 上海银行落地首笔4亿元转型金融贷款
- 购房计费调整,公摊部分更透明
- 保租房REITs交出稳健“成绩单” 机构建议把握布局机会
- 2025厦门房地产迎新年购房安家活动落幕
- 1月深圳楼市新房、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六成
- 实探春节假期广州楼市:旧改提速 开放商积极备战“小阳春”
- 探访春节假期深圳楼市:新房去化速度加快 二手房量价企稳
- 返乡置业成春节楼市新亮点
- 1月百强房企拿地金额“由负转正” 同比增逾四成
- 2024年保交房攻坚战目标达成
- 购房计费调整,公摊部分更透明
- 多家车企晒1月份销量成绩单 造车新势力格局生变
- 新能源车企发力下沉市场 补能网络日益完善
- 新能源车企发力下沉市场 补能网络日益完善
- 多家车企晒1月份销量成绩单 造车新势力格局生变
- 新能源车跑得快 技能人才少不了
- 生态环境部拟升级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 改善监管不足
- 2025年中国汽车业站上新起跑线
- 上海再添一独资车企!雷克萨斯带来1000个本地就业岗位 50亿投资布局新能源全产业链
- 蛇年“价格战”开打:多家车企同日推出优惠政策
- 通用Cruise将裁员近50%
- 80亿票房“小孩春晚”诞生记
- 文商旅消费开门红释放新活力
- 匠心独运传经典,文化瑰宝焕新彩
- 广州春节假期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60.1亿元
- 首个非遗版春节,江苏文旅领跑全国
- 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
- 东风堰—千佛岩景区成功举办“2025有福之人新春活动”
- 春节档票房创新高 电影业如何“淬火”提升
- 《哪吒2》高开疯走 带出最强春节档
- 春节档电影票房再创新高 好故事依然是核心
- 春节假期餐饮消费烟火气升腾
- 保健品市场持续火热 药食同源产品受追捧
- 补好智慧农业短板弱项
- 节日“买买买”勿忘绿色科学安全
- 酸茶飘香出深山
- 国产大米何以高产又好吃
- “鲍王”端上百姓餐桌
- 破解生殖隔离之谜 培育高产水稻品种
- 城市与农村连通 广东寻找农业高质量发展“金钥匙”
- 蛇年非遗春节大放异彩 多地餐饮市场喜迎开门红
- 守好校园每一餐
- 《谷食中国》新书发布 揭秘中华美食历史演变
- 粮食补贴应从“拆盲盒”变“明码标”
- 县域农村市场增长快潜力大
- 节粮减损,压实全链条责任
- 春运餐车,小碗菜里喜尝家乡味
- 青春匠心:“炖”出幸福味
- 闽菜佛跳墙如何“跳墙”出圈?
- 县域消费市场供销两旺
- 国产大米何以高产又好吃
- 健康产品热度上涨 健康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 “免税+”点亮新春购物季
- 文化年味浓助力新春消费热
- 假日市场看信心:县域消费市场供销两旺
- 特色农产品、老字号产品、非遗美食受追捧 北京年货大集您逛了吗?
- 申城上演“花式”新春音乐会 “听音乐贺新岁”成新年俗
- 80.2亿!今年春节档票房刷新影史纪录 《哪吒之魔童闹海》 38亿元领跑
- “新”意盎然!从年味里看小家电消费新趋势
- 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跨境游成春节旅游增长新引擎
- 北京大兴榆垡镇新春非遗花会: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共赴传统年味之旅
- 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巩固提升
- 地下深处甲醇“身世之谜”破解
- 春节期间国家电网24万余人在岗保电
- 新春走基层·记者体验360行丨攀登百米高的风机,与海风作伴——走进海上风电运维工程师的一天
- 国家统计局:2024年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能源供应保障有力
- 新春走基层丨点亮万家的“高原牧光者”——新春探访西藏才朋光伏电站
- 新能源车企发力下沉市场 补能网络日益完善
- 横店东磁全资孙公司拟投资22.43亿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 新型储能“电”亮“源网荷储”发展前路
- 国办提出21条举措推动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
- 新型超薄吸收器带宽破纪录
- 破解生殖隔离之谜 培育高产水稻品种
- 新方法可同时鉴定配体结合蛋白和位点
- 乳蛋白提取技术再创新
- 全球首台可扩展光量子计算机原型问世,为发展大规模量子计算奠定基础
- 热界面新材料有望降低AI数据中心能耗
- 我国科学家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驯化微生物 “吃掉”硫化物
- 欧航局“盖亚”探测器首次通过恒星摆动现象发现新行星
- 不断探索绿色除雪新模式
- 大脑中或存在“饱腹指挥官”
-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高性能柔性叠层太阳电池
- 智能贴片实现个性化实时治疗
- 智人离开非洲后血型发生变化
- 动物试验显示:多巴胺回路差异决定社交性别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