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正文

雷诺日产的出路:翻版特斯拉,中国和印度

2023-08-07 03:13:30来源:汽车公社  

导语

Introduction

这个联盟有起有落。

作者丨杨 晶


(资料图片)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靳鹏辉

7 月底,雷诺集团和日产宣布达成最终协议,结束了自 2 月份开始的关于两家集团之间联盟延续性的讨论。双方已正式将其法日汽车联盟重新定义为交叉持股更平等的联盟,雷诺集团和日产将相互保留 15% 的交叉持股。

该联盟成立于 1999 年,长期以来,持股比例的差异一直是该联盟摩擦的原因。

如今,雷诺将出售其持有日产 43.4% 的部分股份给一家法国信托公司,直至达到日产在雷诺所持 15% 的股份。此次出售 28.4% 的股份将在市场更加强劲时进行,将使雷诺筹集约 38 亿欧元,约占该法国品牌市值的 1/3(目前约为 11.25 亿欧元)欧元。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雷诺 - 日产 - 三菱联盟目前几近瘫痪,日产将保留其在法国品牌中拥有的 15% 的股份,并且现在拥有投票权。另外,日产汽车将向雷诺在欧洲的电动汽车和软件实体 Ampere 投资 6 亿欧元。

通过这种方式,双方确定将在印度、拉丁美洲和欧洲的高附加值运营项目上扩大合作。此外,他们在新举措上也将更加敏捷。最后,两家公司的交叉持股达到了平衡,从而加强了雷诺 - 日产联盟。

Ampere 就是联盟的 Tesla

总的来说,日产成为 Ampere 的战略投资者,确保在董事会中获得一个席位,将补充日产在欧洲和其他市场的目标和举措。雷诺汽车已确定在日产生产基地墨西哥生产,因此,法国品牌重返美国市场是可期的。而亚洲国家,首先是印度是联盟新协议中第一个获得新车生产投资的国家。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向电动汽车的转变以及自动驾驶的兴起,如今汽车产业面临着一个百年一遇的转型时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两国的资本关系。法日联盟能否继续生存,将取决于其通过跨行业合作和技术创新创造新价值的能力。

值得说明的是,Ampere 是雷诺集团创建的一家新公司,该名取自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名字 " 安培 "。据悉,谷歌也将加入该项目,高通将投资该公司。法国人希望尽快在证券交易所推出 Ampere 上市,预计估值将达到 100 亿欧元。

Ampere 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将使雷诺能够通过出售公司的部分股份来筹集大量资金,以继续对其电动车进行现代化改造。这一战略最积极的部分(至少对法国人来说)是,如果内燃机车型代表了过去,那么电动车型则指向未来,这一细分市场将在欧洲、北美和中国等市场增长。

汽车行业的竞争正在从业务规模转向所提供的车辆和服务的价值,就像智能手机一样,功能和服务将基于软件进行更新。汽车制造商们无法单独开发这些服务。相反,与其他行业、同行的合作至关重要。

丰田汽车和大众汽车等竞争对手也在加强跨行业合作,并通过积极投资推动软件开发。美国特斯拉和中国比亚迪已经成为专业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此外,索尼本田联盟也已成立,有传言称美国苹果公司也可能进入该市场。

雷诺将于 2023 年底推出 Ampere,然而由于日产担心技术泄露,日产和雷诺花了很长时间才达成协议。软件相关的知识产权非常重要,它决定着一个公司的未来。日产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对此发表评论称,他们 " 需要制定细节 "。

这三家公司的联盟在财力上不如丰田和大众。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拿出自己的技术并拿出应对措施。日产和三菱汽车将投资 Ampere,但双方也将发展自己的电动汽车业务。日产对软件相关知识产权的坚持如果被解读为其渴望独立的迹象,可能会造成紧张局势。

到目前为止,雷诺 - 日产 - 三菱联盟已经在不同的销售领域运作。日产在北美、中国和日本开展业务。雷诺专注于欧洲,三菱汽车则专注于东南亚。这三个公司利用联盟的规模经济优势,共同开发构成其车型支柱的车辆底盘、联合采购零部件。

新协议是否能让联盟像卡洛斯 · 戈恩领导运营时那样灵活运作还有待观察。但在那之前,似乎每个人都从这些变化中受益。三大公司能否克服过去关系的不平衡,深化合作?留给他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日产的中国突围

过去四十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一直由大众和丰田等品牌主导。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新车型的更快推出以及国内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崛起改变了中国制造汽车品牌的动态。由于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中国汽车品牌今年将占其国内市场汽车销量的 50% 以上。

这种竞争力将使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未来几年对全球老牌汽车制造商产生像特斯拉一样的颠覆性影响。" 如果外国品牌想在中国生存,或者在本国市场面临这些品牌的颠覆性影响,那么最好向中国新成立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学习。"

由于其产品组合中缺乏电动汽车,日本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失去在新能源汽车迅速普及的中国市场。日产的联盟伙伴三菱已经宣布退出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利润丰厚但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而丰田也陷入困境,最近解雇了 1000 名劳务派遣员工。

包括日产汽车也是如此,日产汽车在中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第一季度其在中国的汽车销量同比下降 36.8%,第二季度则下降 9.8%。有分析认为," 日产汽车销量的下滑是不正常的,如果他们不采取任何措施,他们就会从市场上消失。"

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内田诚表示," 随着中国的商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我们的业务很难在一夜之间重建," 但是,该联盟的最新举措对汽车制造商的电气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据媒体报道,日产汽车已经大幅削减了在中国的销售预期,目前正在研究出口中国生产的汽车的前景。内田诚表示,该公司尚未最终确定中国生产汽车的目标市场。不过,他强调日产需要探索新措施来支持其在中国的业务。

" 未来,我们将改变在中国的运营方式 ",内田诚强调在公司面临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快速推出新产品的重要性。该公司将针对当前的日产客户," 及时推出与快速增长的本土品牌一样具有竞争力的高价值产品,并以具有吸引力的价格 "。

今年早些时候,日产宣布了针对中国市场的电动 SUV 的早期计划,并计划推出其他车型,以应对市场份额下降和销量放缓的问题。内田诚预计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盈利复苏需要一段时间,并补充说日产将在秋季之前提供有关中国市场新产品阵容的更多细节。

日产的优势在于能够覆盖整个价值链,包括零部件采购、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内田诚对公司强大的本地资产表示信心,这使其能够应对充满挑战的环境并规划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日产汽车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规模上的胜利,但其 13 年的电动汽车销售经历使其能够深入了解消费者行为,并为诸如开发固态电池生产设施等决策提供依据。据称该生产设施与锂离子电池相比的成本较低,且充电速度更快。

印度是新增长点

根据新的协议内容,两家公司正在考虑在拉丁美洲、印度和欧洲开展新的重点项目,为各方提供盈利优势。雷诺集团和日产汽车希望通过新的投资和车型来增加他们在印度的承诺。今年早些时候,雷诺日产联盟宣布在印度投资 6 亿美元 /530 亿卢比,用于引进新产品和技术,并促进生产和研发活动。

该联盟未来的重点包括生产 6 款新车,包括两款小型电动汽车,并对钦奈制造工厂进行升级。新车还将包括四款采用传统发动机的 SUV,其中第一款将于 2025 年上市。在这 6 款新车中,日产和雷诺将各拥有 3 款车型。

前段时间,雷诺日产汽车私人有限公司 ( RNAIPL ) 宣布,其最先进的钦奈制造工厂已生产 250 万辆汽车。在过去 13 年里,该工厂每年平均生产超过 19.2 万辆雷诺和日产汽车,相当于每三分钟生产一辆汽车。自投产以来,该工厂总共生产了雷诺和日产的 20 款汽车。

这家工厂不仅为印度市场生产汽车,RNAIPL 已从钦奈的 Kamarajar PortLtd 向超过 108 个目的地出口了超过 115 万辆汽车,其中包括中东国家、欧洲、拉丁美洲、新西兰、澳大利亚、东南亚、SAARC 国家的市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雷诺 - 日产计划在印度市场推出的具体电动汽车尚不清楚,然而,他们已经在全球市场上提供了名为 Dacia Spring 的 Kwid 电动版本。Dacia Spring 如果在印度推出,它将与 Tata Tiago EV、MG Comet 和雪铁龙 eC3 竞争。

去年,日产针对印度市场推出了三款新 SUV:X-Trail、Qashqai 和 Juke。虽然 X-Trail 进入印度市场的消息已经确定,预计很快,但 Juke 和 Qashqai 的推出尚未确定。日产计划对这两款 SUV 进行可行性研究,然后再做出有关在印度发布的最终决定。

Qashqai 将与现代途胜、雪铁龙 C5 Aircross 和吉普指南者等竞争对手竞争。另一方面,Juke 作为该细分市场中最小的 SUV ,将与现代 Creta、起亚 Seltos、MG Astor、马鲁蒂铃木 Grand Vitara、斯柯达 Kushaq、大众 Taigun 和丰田 Urban Cruiser Hryder 展开竞争。至于 X-Trail,作为一款全尺寸 SUV,它将与 MG Gloster 和丰田 Fortuner 展开竞争,预计 X-Trail 将作为完整建造单元 ( CBU ) 引入印度。

总的来说,雷诺和日产宣布了印度新的长期愿景,将增加生产和研发活动,推出电动汽车,并向碳中和制造转型。新车将建立在共同的联盟平台上,同时保留各自品牌的个性化、独特风格。印度是联盟的第一家工厂,印度将成为联盟新篇章的中心,并将钦奈提升为雷诺 - 日产的国际出口中心。

可以看出,经过雷诺和日产长达 10 个多月的谈判,这两家制造商与三菱之间的联盟似乎再次发挥作用。尤其是对于雷诺和日产来说,该协议现在使两家公司能够专注于应对快速变化的行业格局这一更紧迫的问题。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