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正文

藏羚羊迁徙季,卫星告诉你“万羊齐奔”何以复现

2023-07-07 14:54:11来源:新华社新媒体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不仅是青藏高原唯一一处世界自然遗产,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重要的栖息地。每年夏天是藏羚羊的迁徙季。如今这一景象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壮观的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


(资料图)

从曾经的濒危物种到如今气势恢宏的“万羊齐奔”,藏羚羊数量何以快速增长?今天,让我们通过卫星视角,浅探可可西里藏羚羊迁徙路上的风景,感受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的美丽画卷。

可可西里的“守护神”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有一座名为索南达杰的自然保护站。

这里的巡山队员发现和羊群走散的藏羚羊幼崽后,都会把它们带回自然保护站。久而久之,一个占地550亩的“藏羚羊幼儿园”依托保护站被建立起来了。2002年至今,这里已帮助50多只小藏羚羊迎接新生,重回自然。

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南达杰保护站,巡山队员在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查看被救助的藏羚羊身体状况。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这个保护站的名字是以一位名叫杰桑·索南达杰的英雄命名的。

上世纪80年代,因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绒披肩沙图什的需求旺盛,大批偷猎者不顾禁令大肆猎杀藏羚羊,致使其生存面临严重威胁。为了打击猖獗的偷猎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索南达杰带领他的“野牦牛队”抓获了多伙非法持枪偷猎集团,有效打击了偷猎者的嚣张气焰。

杰桑·索南达杰 图片来源:新华社

但不幸的是,1994年1月18日,他和4名队员在押送偷猎分子途中遭遇袭击。索南达杰在无人区与18名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匍匐于地,右手持枪,左手拉枪栓,怒目圆睁,早已被风雪塑成一尊冰雕……

索南达杰纪念碑(2018年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索南达杰的死震惊了各界及舆论,唤醒了大众保护藏羚羊的意识。

如今,可可西里再无枪声,而这里的藏羚羊数量也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不足两万只增长至七万多只。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藏羚羊的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近危”。从“濒危”到“近危”,说来仅一字之差,但这背后却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付出。

可可西里的景色清澈而美丽。守护这片土地的人,他们的心灵高贵而纯洁。

穿越马路的“高原精灵”

藏羚羊不仅需要我们的守护,还需要我们的尊重。

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地的雌性藏羚羊会陆续迁徙到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产仔。

可可西里管理处的五道梁保护站位于青藏公路沿线,不远处的五道梁火车站还是青藏铁路的沿线车站。在人迹罕至的可可西里,五道梁已经算是人类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了。而这个地方,也正好处在藏羚羊的迁徙路线上。

藏羚羊生性胆小,特别是迁徙中对周围人类活动和天敌极为敏感。为了不让这群“高原精灵”受到影响,当地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

青藏铁路早在设计之初,就在它们迁徙的必经线路上安排了“迁徙通道”。通车后这些年来,藏羚羊已经完全习惯和适应了单独为它们设计的通道,迁徙行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而在青藏公路这头,可可西里管理处安排工作人员采取短暂交通管制、禁止鸣笛、巡护救助等措施,为藏羚羊迁徙产仔保驾护航。伴随迁徙高峰期的到来,藏羚羊“过公路”已经成为青藏公路沿线的一道独特风景。

迁徙藏羚羊群经过青藏公路可可西里五道梁路段。

一群雌性待产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也是野生动物的家。这里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体现在对藏羚羊生活习性的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智慧中。

美丽神秘的“藏羚羊产房”

夏日时节,位于青海省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静谧安详。据可可西里管理处5月估计,今年这里会涌入约3.5万只前来产仔的雌性藏羚羊。

藏羚羊的迁徙原因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专家认为,藏羚羊迁徙的习性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一方面,藏羚羊尤其是雌性藏羚羊的攀爬能力不够强,在高郁闭度(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在阳光直射下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与此林地总面积的比)的环境中,无法主动登高以获得山上开阔地带的食物。另一方面,南部地区狼、猛禽等食肉动物,也让雌性藏羚羊在产仔时受到极大生命威胁。另有藏羚羊迁徙为躲避固态降水或蚊虫叮咬等说法。

6月17日在可可西里卓乃湖区域拍摄的一群藏羚羊。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那么,为什么藏羚羊偏偏把卓乃湖当做自己的“产房”呢?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们提出了一个集体记忆的猜想。通俗地讲,当每年一到迁徙季,一些小藏羚羊就会在“妈妈”或“外婆”的带领下来到卓乃湖,全程陪同产仔。在它的记忆中,卓乃湖是“妈妈”和“外婆”都要去的地方。这种集体记忆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

这是6月17日拍摄的可可西里卓乃湖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现在正值藏羚羊产仔高峰期,也是人类在监测巡护之余,深入观察、研究“高原精灵”的重要时机。作为青藏高原上的旗舰物种之一,藏羚羊研究将一直作为保护高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课题。

6月16日凌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连新明团队在青藏公路楚玛尔河大桥附近监测藏羚羊迁徙途中的夜宿地。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每年往返千里,只为后代生生不息……藏羚羊的产仔之旅,让生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行走的藏羚羊 动图来源: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

策划:刘娟

监制:唐心怡 潘彬彬

执行策划:马宇聪 崔祎璁 韩方方 张宏祥

视觉设计:李权

卫星技术:原征

卫星影像来源: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新华网思客

新华社青海分社

新华网青海频道

出品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