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正文

众兴菌业热衷投资理财联营企业连亏7年 联营企业“爆雷”或减值3600万

2022-09-08 08:50:21来源:长江商报   

风险叠加,资本市场上知名企业众兴菌业(002772.SZ)首现亏损。

众兴菌业主营业务为食用菌的研发与生产、销售,但公司并不安于主业,而是热心投资理财。遗憾的是,公司投资理财并未讨到好。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5年至2021年,众兴菌业参股的联营企业连续7年亏损。今年上半年,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亏损约0.24亿元。

这也是众兴菌业今年上半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保持了同比两位数增长,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同比盈转亏。这也是公司自从2015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中期亏损。

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忙于斥巨资进行投资理财的众兴菌业并非闲钱很多,事实恰恰相反,公司债务很多。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有息负债在30亿元左右,其中,长短期债务较年初新增2.98亿元,而公司却将6.9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大存大贷模式运营,众兴菌业究竟图什么?

联营企业“爆雷”或减值3600万

众兴菌业参股公司爆雷,或将对其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9月6日晚间,众兴菌业发布公告称,9月5日,公司收到参股公司四川丰藏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藏农业”)的通知,丰藏农业因现金流难以维系,现处于停产状态。

2017年2月,众兴菌业使用自有资金4600万元收购丰藏农业24.1%股权,丰藏农业成为公司参股公司。后来,众兴菌业放弃对丰藏农业同比例增资,持股被稀释至20.4%。

丰藏农业主要产品为双孢菇,产能约为15吨/天。其注册资本约为1.63亿元,总资产1.95亿元、净资产仅为7629.20万元。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1753.25万元,营业利润为-459.18万元,净利润为-459.18万元。

公告称,自2019年投产以来,受疫情和高额银行贷款利息影响,丰藏农业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2022年8月以来,受四川限电影响,企业直接损失较大,致使其现金流难以维系。同时,丰藏农业因未履行与丰田通商(上海)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生产设备买卖纠纷案的生效判决,被法院查封部分资产,冻结、划扣银行存款(含查封、扣押财产价值)合计592.82万元。后续,丰藏农业拟待大环境转好后复产,或将工厂转租由他人继续生产。

参股公司停产,对众兴菌业而言将是一笔较大损失。从已经披露的情况看,短期内,即便是丰藏农业能够恢复经营,但想要扭亏为盈并非易事。目前,众兴菌业对丰藏农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997.78万元,参照4600万元的投资成本,可能会产生约3600万元的减值损失。

联营企业亏损,对众兴菌业而言,堪称是家常便饭,对其的贡献长期为亏损。

wind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的7年,众兴菌业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一直在亏损,亏损金额分别为40.49万元、33.93万元、210.51万元、400.03万元、1310.95万元、1507.35万元、649.67万元。

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众兴菌业的参股公司,除了上述丰藏农业外,还有MushroomParkGmbH,其主营业务为杏鲍菇的种植及生产加工销售,众兴菌业对其持股比例为49%。

众兴菌业成立于2005年11月18日,2015年6月26日登陆深交所。从经营业绩方面看,2015年至2021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59亿元、1.42亿元、1.12亿元、0.68亿元、1.89亿元、0.55亿元,极不稳定。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2020年净利润大幅倍增,但在2021年又同比剧降70.91%。

对此,公司解释称,受大宗货物贸易影响,食用菌生产原材料采购价格整体上涨,产品成本增长明显。后疫情时代,食用菌下游市场消费疲软,尤其是金针菇产品的销售价格持续低迷,传统销售旺季市场表现较差。疫情反复、暴雨灾害等多因素导致部分批次产成品及在产品报废。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0.20亿元,同比盈转亏。公司称,受大宗货物贸易影响,玉米芯、麸皮、米糠等原材料采购价格在上半年仍处于上涨趋势。二季度双孢菇产品因疫情反复存在一定量的报废且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再加上财务费用增加、投资亏损,导致公司出现首次亏损。

6.9亿闲钱买理财仍新增3亿债务

众兴菌业有一个诡异现象,那就是一边用闲钱理财,一边举债,其大存大贷的运营模式让人不解。

今年上半年,众兴菌业出现亏损,除了主业因素外,投资亏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半年报显示,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2369.99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众兴菌业对投资及理财颇为热衷。当然,这也曾为公司贡献了不菲的净利润。

上市以来的年报显示,2015年至2021年,公司实现的投资净收益分别为0.02亿元、0.15亿元、0.35亿元、0.31亿元、0.06亿元、0.04亿元、0.04亿元。2020年、2021年,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0.03亿元、0.13亿元。

上述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理财收益。2017年、2018年,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产生的收益分别为0.37亿元、0.35亿元。当期,公司的联营企业均为亏损。

从上市以来的经营业绩与投资净收益等方面看,投资对公司的业绩有一定贡献,但影响并不够大。

诚然,食用菌产业受气候、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盈利能力不稳定并不让人意外,利用闲置资金投资获取一定收益并无不妥,但众兴菌业有些激进。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尚未赎回的理财产品高达6.9亿元。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78亿元。

今年3月,众兴菌业曾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1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问题是,众兴菌业真的有超过15亿元的闲置资金吗?

2015年上市以来众兴菌业完成了三次股权融资(含可转债),合计募资25.32亿元。

其中,2017年的可转债募资9.20亿元,到今年6月,累计使用5.56亿元,其中1.69亿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尚未使用的募资为2.18亿元。目前,两个募投项目在2019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效益均未达到预期。

截至今年6月底,众兴菌业账面上货币资金13.1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6.78亿元,广义货币资金合计为19.93亿元。13.15亿元货币资金中,还有2.18亿元未使用的募资。

与之对应的债务方面,短期借款2.1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34亿元、长期借款20.09亿元、应付债券3.93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30.51亿元。今年初,公司长短期债务为27.53亿元。对比发现,今年上半年的债务新增2.98亿元。

超30亿元债务悬顶仍然要使用15亿元委托理财,上半年的财务费用为0.31亿元,同比增加0.21亿元,增幅为2.1倍。

如此折腾并未见到明显效益,众兴菌业究竟要干什么?其大存大贷模式让人起疑。

标签: 资本市场 众兴菌业 首现亏损 热心投资理财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