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正文

长江经济带破立并举成果丰硕 合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2022-01-10 16:56:42来源:长江商报  

2021年,中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开局迈出新气象。这一年里,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推进,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极为不易、亮点突出的成绩单。

这一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发展格局呈现新面貌: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果丰硕、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稳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

2022年,新旧动能将迎来转换,新业态、新结构和新增长点有望持续蓄势聚力。在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资源空间配置加速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快速形成,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进一步显现。

沿线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长江经济带在地图上宛若一条“巨龙”。2021年,“巨龙”交出亮丽的成绩单,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的45.1%提高到2021年前三季度的46.7%,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48.5%提高到51.1%。与此同时,2021年前三季度,在全国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7个城市位于长江经济带,分别为上海、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

这一年,长江经济带制度框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入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要求下,长江经济带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沿线城市在多元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上携手,全面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成为沿线人民的“共同福祉”。

长江中游城市群

合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水资源优势,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既是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黄金通道”,又拥有工业化中后期的快速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19年末,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常住人口约1.33亿,完成生产总值93565亿元,占全国经济比重为9.4%,发展势头良好。长江中游城市群是联结东西部、统筹南北方的市场枢纽,拥有广阔的市场腹地、回旋余地较大的战略纵深,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而且整体对外贸易依存度不高,有利于在促进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成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核心枢纽城市群,为国内大循环提供加速度和驱动力。

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打破行政壁垒,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协同推进地方城市群融合发展,形成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是一个重要课题。

2021年,四省会城市围绕金融科创要素对接、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政务服务优化、教育科研协作、科技资源共享、数字身份认证标准对接、医保合作深化等16个重点事项展开合作。其中,武汉市将牵头推进四省会城市“一网通办”平台建设,探索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民生领域等政务服务“一地受理、一次办理”;长沙市将牵头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协同机制;合肥市将牵头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大市场联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南昌市将牵头推进扩大跨区域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覆盖范围、畅通跨区域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渠道等事项,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一体化水平。

当前,沿江高铁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速推进,铁路网总规模突破1万公里,建成以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为中心的“三角形、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络,实现省会城市之间2小时、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1—2小时通达。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全面形成,省际公路联网工程稳步实施,长江中游三省公路总里程超过73万公里。三省合计港口吞吐量近7亿吨。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增强。

此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开放平台集成效应初步发挥,与东盟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日益密切。湖北自贸区总体方案170项改革试验任务实施率达100%,21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新增企业超过6万家。

提供全链条服务的湖北省技术交易大厅正式上线运行,其接通湖南、江西资源,实现鄂湘赣三省科技要素互联,已收储各类创新资源30余万条。2021年6月,鄂湘赣三省科技部门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鄂湘赣三省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鄂湘赣三省科技部门将建立合作机制,推进区域创新联动,加强技术协同攻关,共享科技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创新创业,对接科技金融服务,携手国际与区域合作创新。鄂湘赣三省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加快推动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

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

近三年来,长三角聚焦“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三大使命,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落地实施,立足“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从2018年的24.1%提高到今年前三季度的24.5%,呈现出明显的强劲活跃增长特征,长三角地区对全国经济影响力带动力不断增强,对全国经济贡献率持续提高。

同时,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建设结出硕果。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取得积极进展。推进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成效显著,数字经济新优势正在为加快动力转换提供重要牵引,要素自由畅快流动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使命。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建设成效初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构建,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互融共进,系统集成十六大领域12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上海浦东新区被赋予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任务。

改革开放新高地初步建立。以改革举措率先突破、集中落实、系统集成为重点的更高起点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以制度型开放、全方位为特征的更高层次对外开放加快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五自由一便利”制度型开放体系基本建立,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统领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种好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已推出两批八大类73项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虹桥国际开放枢纽、G60科创走廊、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宁马宁滁等一批跨界区域率先突破。政策协同、要素市场、多层次多领域合作等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探索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从项目协同走向一体化制度创新,为全国其他区域一体化发展作出示范。

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

年均提高3.22点

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统计局2021年12月20日发布的统计监测显示,2020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19.33,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3.22点。其中,绿色发展指数、创新发展指数、共享发展指数成为推动总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

区域创新驱动力明显增强

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指数增势强劲。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为131.87,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5.31点。伴随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京津冀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创新质量稳步提升。

在创新投入方面,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4年的3.48%升至2020年的3.99%,提高0.51个百分点;京津冀三地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之比由2014年的4.46∶3.52∶1(以河北为1,下同)变为2020年的3.68∶1.97∶1,河北与京、津的差距有所缩小。

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城市群空间联系日益密切,2020年区域联系强度比2014年增长27%。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随着京津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三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场主体数量显著增加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市场主体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5座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其中,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和天津占据两席。

同时,更多中小企业和创业者们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原来需要往返两地多个部门五天办理的事,现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依托京津两地“协同联办”+“一件事”并联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一个窗口办理,两天就能办结,大大压缩了办理时限。

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京津冀三地分别新增注册企业186.8万家、178.1万家、797.4万家。其中,从2017年开始,天津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超过北京,2019年达到28.9万家;河北2020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突破130万家,增长势头强劲。

区域共享发展成果

北京市将全力支持雄安新区提升承接能力。2021年12月30日,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北海幼儿园雄安园区项目首先实现竣工验收并正式移交雄安新区,这是“三校一院”项目中第一个完成竣工验收并交付的项目,将助力雄安新区提升基础教育承接能力。

京津冀区域共享发展指数上升较快,2020年为133.78,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5.63点。在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方面,京津冀三地人均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之比从2014年2.84∶2.40∶1缩小至2020年的2.49∶1.60∶1。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战略规划室副主任王利伟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7年多来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大城市病”有效缓解,京津冀“抱团发展”态势增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

出台28项政策措施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2021年12月24日,成渝高铁“复兴号”动车组举行开通一周年庆祝活动。2020年,“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在成渝高铁上线投入运营,一年间,重庆、成都两地间“复兴号”动车组开行数量不断增加,服务品质逐步提升。

2021年,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全面启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等级高速铁路。除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外,郑万高铁全线铺轨贯通,成达万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等项目加快建设。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被一一解决。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六体系一基础”政策框架,从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创新体系、金融开放体系、金融生态体系、金融基础设施七个方面提出28项具体政策措施。

从共建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到区域基础设施“连线成网”,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成渝地区共下“一盘棋”,共担新使命,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

2022年推动160个重大项目

2021年12月14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四川宜宾召开。会议提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拟推进重点任务共10个方面46项,拟推进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约2万亿元。

来自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仅2021年,川渝就确定推动合作共建的67个重大项目,截至11月底已开工或启动建设65个,完成年度投资934亿元。其中,渝黔高速公路复线建成通车,四川南充至重庆潼南等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设,川渝省际高速公路达13条;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重庆新生港开港运营,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建设加快推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重庆新机场推荐场址已通过民航局行业审查……一个个重大项目正“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将成渝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迅速拉近。

同时,新的规划正不断推出,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完善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2021年12月17日,成渝两地相关部门、单位分别签署了《共建世界级先进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合作协议》等5个合作协议,围绕科技创新、汽车产业、文旅发展等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2025年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

近两年来,川渝协同补链强链,携手构建了高效分工、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优势产业正实现相融互促。川渝联合成立汽车、电子产业工作专班,共建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联合对外招商、共建产业合作园区,两大产业全域配套率已达80%以上,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印发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将为成渝地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规划》并明确了战略目标:即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到2035年,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规划》制定了七大类28项主要任务,主要包括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增强金融创新活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具有区域辐射力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影响力;构建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助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创新体系,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建设支持全球资本配置的内陆金融开放体系,提高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建设法治透明高效的金融生态体系,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发展环境;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夯实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基础。

按照《规划》安排,川渝要联合成立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实施细则,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有利于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良好氛围。同时落实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相关财税、金融、产业、用地等政策,加强对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支持。

横琴合作区新设澳资企业同比增32.55%粤港澳大湾区跑出协调发展“加速度”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一盘棋”的举措日渐增多,粤港澳之间一些制度性藩篱正逐步取消,人员、资金等创新要素在大湾区内的流动更加顺畅,粤港澳大湾区正迸发出蓬勃活力,跑出协调发展“加速度”。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印发,12月6日,横琴合作区1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覆盖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同年10月19日,备受关注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首批业务成功落地,当日,“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同步开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含港澳地区)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约1.64万亿美元),比2017年增加1.4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1家,比2017年增加4家,湾区城市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九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互联互通持续发展

2021年12月16日起,广州和深圳两地市民可以用一个APP跨城刷码乘坐地铁,粤港澳大湾区两大中心城市实现了地铁乘车码互联互通。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9市,合作发展更加紧密、人员资金加速流动。

2021年1月,《港澳涉税专业人士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执业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后,放宽了香港、澳门涉税专业人士来深执业限制。港澳涉税专业人士只需在前海税务局设立的港澳涉税人士政务服务中心登记即可免试执业,同时取消港澳涉税专业人士执业天数、合伙人占比、合伙人年龄、累计表决权等要求。

同年10月,深圳实现香港个人首次在大厅窗口直接使用数字人民币缴税,标志着税务部门在探索数字人民币的税费缴纳场景中迈出了全新一步,粤港澳大湾区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而在横琴合作区,随着新横琴口岸正式开通,“一地两检”“24小时通关”等新型通关模式广泛应用,旅客通关基本实现排队不超过30分钟。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注册科技型企业约1万家,其中澳资企业近8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8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8家。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注册企业达到216家,培育澳门企业52家。此外,粤澳合作产业园25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自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以来,合作区新设立澳资企业183家,实有澳资企业4744家,同比增长32.55%,覆盖国民经济17大行业门类,从数据可见,澳资企业参与合作区建设热情高涨。

多维度合作深入推进

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香港运动员李慧诗在场地自行车女子争先赛中夺得一枚铜牌,这背后,有国家超算广州中心的贡献——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及航天航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张欣帮助改进了运动员的骑行姿态和运动服装,所依赖的计算则是由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完成的。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合作日益深化的一个缩影。在2021年12月11日开幕的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上,加强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三地的共识。

2021年上半年,“‘发现·新佛山’——2021佛山投资推介会暨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佛山分会”举办,这是广佛两市首次联手招商,取得显著成果,8大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金额超70亿元。

2021年12月15日举行的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涉及投资总额超8200亿元,全球客商人气旺盛、投资发展信心十足。

一段时间以来,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性创新。以三维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推行贸易收支便利化首批试点、实现“中国前海”船籍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落地……截至2021年7月,前海已累计推出6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复制推广超过50项;在全国率先发放“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发布首部临时仲裁规则、率先实行“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横琴累计推出逾620项改革创新措施,逾1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标签: 百年变局 发展格局 质量发展 成效显著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