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给航空业造成巨大冲击,而中国民航却在全球率先实现触底反弹。6月10日,民航局发布了《202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根据统计数据,去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下新高,部分投资规模首超千亿;在全球航企大量破产倒闭的背景下,我国航企数量仍有增长。此外,疫情还加速了通用航空的发展,为民航制造了更多可能。
具体来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0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627.6亿元。其中,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1081.4亿元,比上年增加11.6%,规模首次超千亿元;境内运输机场达241个,较上年底净增3个。业内专家表示,基础设施批量开建将为民航业务复苏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航空需求正在有序恢复。同时,随着我国疫情形势不断好转,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的投用除了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外,还能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就业。
与此同时,在全球大量航空公司因疫情停航或申请破产的情况下,我国航空公司机队规模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仍有增长。《报告》显示,去年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4家,比上年底净增2家。但接下来,随着国内航空需求的逐步恢复,民航业也将重新洗牌,实力雄厚的航企或将通过融资等方式吸纳经营不善的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通用航空的恢复要快于运输航空。2020年,全行业完成通用航空生产飞行恢复至上年同期的92.4%,高于运输航空21.2个百分点。无人机等新兴领域也迎来较快发展,2020年,参与民航局无人机云交换系统的无人机飞行达到183万小时,较上年增加58万小时。在业内人士看来,疫情众创航空领域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通用航空拥有成本低、灵活性强的优势,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而无人机更是由于疫情下提倡的“零接触”迎来了发展机遇。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接下来,一旦境外疫情形势逐步好转,率先“回血”的中国民航业有望在全球市场拥有更大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