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下半年,多地陆续出台行动方案加码促消费。《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包括上海、浙江、山东、云南等地都出台了新的促消费举措,其中,大宗消费、夜间消费等领域成为热点,并在物流建设、商品追溯等流通环节和质量保证方面加大融资、用地、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畅通产销循环。专家认为,随着支持政策落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有望进一步强化,经济韧性也将进一步显现。
7月10日,在广州召开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促消费系列活动专题),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广州促消费活动将涵盖时尚、汽车家电等重点消费品、5G等新兴消费热点,助推广州市消费升级。
7月8日,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下半年会继续巩固“五五购物节”成果,通过板块轮番启动,做到消费市场热度不退、力度不减、亮点不断。将用足用好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组合拳,组织上汽等企业继续开展汽车品牌大联展、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
之前,深圳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也明确,对消费者“以旧换新”购买小汽车(含新能源车)给予一定奖励。还将鼓励发展绿色和智能消费。联合生产厂家和家电销售企业实施家电“以旧换新”和智能产品补贴计划,对消费者新购部分智能数码产品和节能家电产品,按实际购买价格的10%给予补贴,每位居民最高补贴1000元。
浙江、云南、山东等地出台的下半年促消费举措中,也都涉及新一轮汽车下乡、家电及5G通信产品“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
另外,夜间经济成为重要发力点。其中,深圳在促消费措施中提出,以“夜深圳·潮生活”为主题,举办灯光夜市、泼水节、草地音乐节等特色夜市活动,打造一批夜间消费网红打卡地。上海表示,将把握盛夏季节优势,丰富夜间消费场景,提升夜间经济品质,进一步繁荣夜间消费市场。烟台则聚焦打造滨海一带,以及滨海广场、芝罘仙境、万达商贸综合体等“一带十一区”夜间经济集聚区,繁荣“夜游、夜娱、夜食、夜购”等消费业态。
记者注意到,在挖掘上述热点领域的同时,本轮促消费还着眼于打通物流建设、商品追溯等商品流通环节和质量保障。
在物流建设领域,多地都出台了相关文件。新疆7月3日印发《自治区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市场的实施方案》,明确将进一步完善优化快递物流设施布局,推进地州中心城市航空、公铁陆运集散中心及中小城镇快递配送中心建设。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7月6日发布《关于山东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实施“快递进村”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动邮快合作、快快合作、快交合作、快商合作等模式。
云南也在近日推出的《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政策措施》中提出,将结合该省现代物流产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的规划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推广使用冷链先进装备与技术。
在商品追溯方面,地方行动也在加快。记者了解到,近日,北京市与内蒙古、福建、辽宁等13个省(区)建立了进京蔬菜产销分省对接工作机制,蔬菜进京分省对接信息平台上线运营;浙江省上线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公众扫码可查全程流向;四川推行“合格证+追溯码”模式,推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和追溯工作进一步完善;福州明确,将推动上下游追溯链条贯通,完善活鲜批发市场“一品一码”追溯体系。
在推动流通环节进一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地方还明确将加大财政奖补、税收优惠、融资及用地支持等政策力度。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各地出台的促消费举措已经从前期的打折补贴促进之前受抑制的消费回补,转向更为有针对性、也更主动的热点发掘,并针对下半年面临的政策突破困境和指标增长瓶颈,打通制约消费的难点堵点,畅通消费链条,着眼于构建“国内大循环”。
洪勇指出,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地,将有效激发消费需求和市场活力,更有效地释放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巩固经济稳增长基础。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下半年消费促进行动着眼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引领作用。她指出,促消费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从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入手,不断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
关利欣还建议,下一阶段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激发强大国内市场潜力:一是以消费需求引领有效投资,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以消费升级为导向的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投资,推动投资与消费相互促进;二是以国内消费引领市场转换,依托庞大国内市场优势,畅通出口转内销渠道,推动部分过剩的外需向内需转换;三是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提供符合不同消费人群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丰富进口消费、品质消费、免税消费供给,抓住机遇将海外消费红利留在国内,促进消费提质升级。(记者 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