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上海坐落在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是一座孕育于苏州河边、黄浦江畔的国际化大都市。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一江一河”战略工程,通过城市更新、人文建设和生态修复等,一步步把城市滨水地区打造成“人民共建、共享、共治的世界级滨水区”。在“还江于民、还河于民”的进程中,上海水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利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历史意义
“根”之所在——
上海地区最初陆地区域较小,后在入海江河与东海潮汐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扩大,最终孕育出早期文明形态,包括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等。
“上海”城市的最初得名,也正是源于吴淞江南岸支流“上海浦”。唐宋之际,青龙镇诞生于吴淞江南岸,后发展成东太湖地区主要的商贸港口。随着吴淞江河道演变,上海镇逐渐取代青龙镇,并在元初发展成为上海县。
明永乐年间的水利治理,让黄浦江进一步成形。这为上海县以及江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上海成为东方大港奠定了基础。
作为近代中西文化融会之地,黄浦江畔诞生的海派文化正是在古代江南文化基础上,融合外来现代文明而发展壮大。
近代苏州河沿岸成为工业聚集地,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的集中地,是上海红色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改革开放以后,浦江东岸诞生的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上海城市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地标,是上海始终保持激流勇进、开放包容姿态的生动体现。
“魂”之所依——
古代上海先民在江畔繁衍,以吴淞江、黄浦江江水为生活用水之源。近代黄浦江畔诞生的我国第一座现代化自来水厂,助力并见证了上海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如今的长江口青草沙水库,进一步滋养着这座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生计之本。近代苏州河畔的沪西工业区以及黄浦江畔的杨树浦工业区,是上海两大工业聚集地。河流不仅为原料与产品运输提供便利,还提供了丰富的工业生产用水。由此,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民族工商业精神得以孕育,“海纳百川”的城市特质得以丰富。
在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上海依靠襟江带海的优势建设了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洋山港、亚洲第一大邮轮母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等。航运、贸易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交流,还有精神文化的交流。从河港到海港,不变的是与时俱进的追求与气质。
时代价值
为人文之城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水文化遗产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保护好水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上海城市的文脉。
“贝壳堤”是上海古海岸线的沉积标志,也是上海地区逐渐成陆的有力佐证。青龙镇遗址见证了上海作为港口城市的历史起源,是“上海并非小渔村”的证据。元代水闸遗址见证了吴淞江河道的演变,是上海建县后的重要水利工程遗产。
新形势下,开展水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为留住城市发展历史记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助于增进广大市民对上海这方水土的感情,进而赓续城市历史文脉,助力人文之城建设。
为创新之城建设提供丰厚支撑——
在上海治水史中,既有因治理不善导致河道淤、城镇衰的前车之鉴,也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70余年建设千里海塘抵挡风暴潮以及开凿大治河、金汇港等人工河道带来排洪灌溉之利的红色记忆。
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最好的方式是在传承中创新。传承已建水利工程蕴含的历史、科技、管理、艺术等文化价值,在后续工程建设中加强亲水平台、休闲栈道、文化长廊等文化景观创新设计,提高水利设施的文化品位以及公共服务能力,对建设创新之城有积极意义。
为生态之城建设提供价值指引——
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建设我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到苏州河治理工程,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到“一江一河”战略规划,上海积极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人民群众既是城市的享有者、受益者,也是城市的建设者、治理参与者。新形势下,生态之城建设离不开自下而上的全民参与。弘扬上海水文化,有助于提升市民的环保理念与生态意识,助力生态之城建设。
事实上,对水文化的创造性利用,是上海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益抓手。文化是抽象的,需要载体方得以呈现。通过活化苏州河、黄浦江两岸的历史记忆与工业遗产,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与文化资源。
在此基础上,可采用“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线路体验化”的手法,基于黄浦江、苏州河、淀山湖、滴水湖、长江口等水体线路,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景点资源串联起来,实现江河联动、江海联动,打造符合时代审美、贴近现实需求的水文化体验精品线路。
总之,上海先民在化水害为水利的治水实践以及城市建设中,形成了丰厚的水文化。在苏州河、黄浦江等河流本体之外,上海水文化还蕴藏于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水文化遗产、非物质水文化遗产、水利记忆遗产、水文化线路、水文化景观之中。水文化成就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涵育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新征程上,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利用好上海水文化,助力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建设。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 殷飞飞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王传)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本文作者:殷飞飞 王传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