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小编导读:中风为急危重症,一旦发作,一定得及时就医,越早治疗越有利于后期的康复。若治疗不及时、正确,则可能引发变证。中医如何在治疗中风及变证中发挥作用呢?且看沈绍功教授的经验总结吧。
一、中风分3期
(相关资料图)
第1期,急性期。急性期的关键是救命。
第2期,恢复期。恢复期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致残率,治疗可以发挥中医优势,针灸、锻炼加中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第3期,后遗症期。后遗症期几乎就致残了。主要后遗症有3个:第一,语言謇涩,也就是语言不利,最难恢复的就是语言;第二,口眼㖞斜,这个还容易恢复;第三,半身不遂,下肢容易恢复,上肢难,尤其是手指的功能很难恢复。
二、中风有5个变证
变证有5个,是危重症。
1.呃逆
呃逆就是膈肌痉挛,不是局部的而是中枢性的,很危险。如果呃逆止不住,膈肌停止了运动,病人就窒息了。治疗呃逆要争分夺秒,可以针刺内关和太冲。
主要中药:伏龙肝,用到60g;生赭石,用30g。同时根据升降理论,加用升降的药,升的药有川芎、桔梗、蝉蜕,选1味,用5g;降的药有牛膝、地龙、草决明,量要大,至少15g,其中草决明既能降又能通便。如果病人喝不了药,可以鼻饲或灌肠。
2.厥逆
厥逆就是四肢发凉,如果上肢凉过腕关节,下肢凉过踝关节就很危险了。没过这两个关节,抢救的成功率比较高,过了就很难。如果中风病人鼻尖劳宫部位冰凉,就危险;如果劳宫没有冰凉感,病人就还有救。
中药就用参附汤,人参200g、附子30g,人参、红人参或高丽参用200g浓煎保留灌肠,每次灌100mL,至少保留1小时。然后再用上述的人参、附片加20多粒花椒,煮第3遍,煮完后泡手泡脚,先泡手再泡脚,如果病人卧在床上不能泡,就用毛巾沾药汤热敷,先敷手再敷脚,敷15分钟。
3.抽搐
变证抽搐也很危险,可以用处理后遗症的抽搐来处理变证的抽搐,就是滋水涵木,因为病人是昏迷的,所以最好用灌肠,灌到乙状结肠,吸收率提高了8倍,给药也方便。
4.应激性溃疡
病人呕血、吐血。如果呕血不止会增加死亡率,尤其是脑出血的病人,加上呕血,危险性就更高。
止血可以用三七粉6g、仙鹤草15g、血余炭10g、连翘炭10g、花蕊石15g、生牡蛎30g,煎药后灌肠。也可以用花蕊石15g、白及10g、血余炭15g,磨粉,灌肠或鼻饲。
5.戴阳
这是最危险的变证,病人昏迷了好几天,突然脸色特别好,两颧红,像化妆一样,也就是我们讲的回光返照。到了戴阳证没法救了,非常危险。
三、中风病从痰论治
中风的关键是痰浊闭塞,痰不清,病人好不了,抢救成功率很低,所以中风的治疗原则一定要改成豁痰开窍。
中风病人在哪一期都可以见到痰浊,三期里绝大部分中风病人舌苔腻,而且痰浊不化,肝风也很难平息,瘀血也很难化掉,所以息风、化瘀时必须要先祛痰,治疗中风一定要豁痰开窍,这是基本的前提。在豁痰开窍的基础上,再来息风、化瘀,就提高疗效了。
治疗中风从痰论治,豁痰开窍主方是温胆汤,有4味药,即竹茹、枳壳、茯苓、陈皮,但方中有两个加减。第一个,开窍行气,因为痰浊阻在心窍脑窍里,一定要开窍行气,才能把痰浊豁出来,加石菖蒲10g和郁金10g。第二个,痰浊化热十之八九,寒化十之一二,所以要配清热祛痰的药,利于痰热,加胆南星10g、天竺黄10g、僵蚕15g。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悦读中医,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丨吴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