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扭腰”,多因活动不慎或因抬举搬运重物,腰骶部突然扭闪而致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局部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腰部伤筋”范畴。急性腰扭伤多发于青壮年,20-60岁体力劳动者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如何迅速解决急性腰扭伤呢?中医针刺有奇效。
(资料图)
6穴巧治急性腰扭伤
1.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
主治:腰正中疼痛。
分析:人中是督脉之穴,《通玄指要赋》中说:“人中除脊膂之强痛”。
治法:有两种刺法,其一:从人中一侧进针,另侧出针;其二:从人中进针朝鼻中隔方向斜刺(雀啄刺),以病人眼中流泪为度。此穴针刺较痛,患者应取仰卧位,以免晕针。
2.后溪
主治:腰痛在一侧或两侧膀胱经循行路线者,如正中和两侧都疼者尤为适宜。
分析:后溪为手太阳膀胱经穴,手足膀胱经脉气相通,后溪又通督脉,为八脉交会穴。
治法:一侧疼痛则针刺患侧,双侧痛刺双侧。可代替人中穴。
3.龈交异点
主治:腰正中扭伤。
分析:此点在督脉上,急性腰扭伤后90-120分钟内,在龈交穴附近上唇系带上就会出现突出的如米粒大的血肿或硬结,病愈后此结亦不会消失,而且扭伤的次数越多,此结越大,所以此异点也可作为腰扭伤史的证据。
治法:点刺出血。
4.手三里
位置:手阳明大肠经穴,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二寸。
主治:夹脊穴处扭伤疼痛(处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
分析: “手阳明之经……挟脊”,而手三里在全息论里又相当于腰的位置。而对于此类腰痛,手阳明经的三间也有效。
治法:手三里处寻找阳性反应点针。
5.太冲反应点
位置:太冲位于足背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行间位于足背,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主治:腰痛部位离正中较远,在膀胱经之外(距正中线一巴掌之外)的扭伤者。距离正中线越远效果越好。
分析:太冲为肝经之原穴,肝主筋,“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由此反应点在全息论里相当于腰的位置。
治法:腰扭伤者在太冲和行间之间往往可找到压痛点,此压痛点不在两穴中间,而是靠近太冲穴,在全息论里,此压痛点相当于腰的位置。压痛与腰痛程度不成正比,而与腰痛部位成正比,疼痛离正中线越远压痛越明显。
6.腰痛一穴到五穴
主治:本组穴一侧各五个,分治不同部位腰扭伤。
分析:本组穴为高树中从全息理论中发展归纳而出。五个穴位均对应全息论里腰的位置,只是分布部位不同。
治法:按腰扭伤的疼痛部位将其分为五个区域,对应五个穴位,不同部位的疼痛,其相应的穴位阳性反应最明显,针相应穴位立效:
腰正中督脉线扭伤疼痛者:最强反应点和治疗点在第五掌骨尺侧,全息论相当于腰的位置。此为腰痛一穴。
夹脊穴处扭伤疼痛者:最强反应点和治疗点在第四、五掌骨间腰部对应区,即传统的“腰痛穴”。此为腰痛二穴。
膀胱经一线(距后正中线约三横指左右)扭伤疼痛者:最强反应和治疗点在第三、四掌骨间腰部对应位置。此为腰痛三穴。
膀胱比二线(距后正中线约一巴掌左右)扭伤疼痛者:最强反应和治疗点在第二、三掌骨间腰部对应位置,即传统的第二个“腰痛穴”。此为腰痛四穴。
膀胱线以外距离正中线较远的扭伤疼痛:最强反应和治疗点在第二掌骨腰对应点。此为腰痛五穴。
以上五穴部位对应并非相当严格,不是说不是其对应部位就无效,只是说治疗其对应部位腰痛效果更佳。
日常注意事项
此外,急性腰扭伤患者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
1.注意良好的坐姿,保持良好的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尽量选择高矮合适的椅子,避免长时间坐沙发、小矮凳等。长时间不良姿势导致肌肉痉挛、血液循环不良,容易造成代谢产物淤积引起无菌性炎症。
2.不要久坐,一般30-40分钟左右要起来放松一下紧张的肌肉,做一些伸伸懒腰、屈伸侧弯腰部等动作,中间休息2-3分钟。
3.睡觉选择硬床,上面铺上合适高度的软垫,这样睡眠时脊柱也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曲度,让肌肉、韧带等结构在睡眠时得到放松。太软的床睡醒后反而觉得腰酸背痛。
4.避免腰背部受凉、受潮。
5.搬东西前适当热身,先适当下蹲后再搬东西可以减少腰部的负荷。
6.加强锻炼,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尤其利于腰背部肌肉代谢产物的排出。坚持腰背肌的专门锻炼。
本文作者:范梁松
副主任医师,景东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2007年7月毕业云南中医学院(现云南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推拿科临床工作15余年来,应用所学知识结合景东的疾病特点,总结出一套应用针灸推拿中药相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并在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眼病、退行性骨关节病、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面瘫、类风湿性关节炎、带状疱疹、失眠、胃炎、月经不调、痛经、尿道综合征、尿失禁等。
扫码咨询
责任编辑丨吴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