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热点 >

全球热讯:云南中医药大学赵荣/秦冬冬研究团队报道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抑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昆明信息港 | 2022-09-23 07:45:2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2022年8月31日,《Frontiers in Psychiatry》在线发表了文章“Depression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Focusing on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IF: 5.435)。论文第一作者为云南中医药大学的邢利威、徐金龙、魏圆圆;通讯作者为云南中医药大学的赵荣教授、王睿睿教授、秦冬冬研究员。文章讨论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潜在致病机制,以及导致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炎症和不孕症。同时,还对生活方式干预、针灸、口服避孕药、心理干预、胰岛素增敏剂等常见治疗策略进行了综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身心治疗提供借鉴和依据。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疾病,患病率高达5%-20%,内分泌和能量代谢障碍会导致其出现无排卵和闭经(75%-80%)、不孕(75%)、毛发过度生长(70%)和肥胖(50%)等症状。由于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压力,PCOS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其发病率是普通女性的3-8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障碍被认为是PCOS的主要原因,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改变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下降有关。当身体面对压力(如生活和工作压力)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分泌增加。过量的皮质醇会负反馈抑制HPA轴的活动,维持身体激素的动态平衡。如果压力持续存在,皮质醇将保持在高水平,导致皮质醇受体脱敏并进一步刺激HPA轴,最终破坏皮质醇及其受体之间的负反馈调节,导致HPA轴持续过度活动,发展成抑郁。神经递质的分泌减少也会对HPA轴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并同样会导致抑郁。一些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和乙酰胆碱(Ach)在PCOS患者中减少。谷氨酸(Glu)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主要刺激物,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疾病中升高,上述神经递质的变化可能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作用(如图所示)。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炎症和不孕均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且被认为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 图:神经递质的变化可能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抑郁症的发病肥胖引发HPA轴功能失调,导致全身皮质醇水平异常升高,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过度表达,削弱了HPA轴的负反馈,最终导致持续的皮质醇增多。皮质醇是内脏和腹内区域的受体,它刺激中央脂肪的沉积并促进脂肪堆积,从而导致内脏和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伴随着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和中枢神经系统5-HT水平降低,抑郁症可由中枢5-HT功能减弱引起。同时5-HT降低可拮抗胰岛素分泌的直接抑制,导致胰岛素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从而形成胰岛素抵抗与抑郁症的恶性循环。高雄激素血症引发的肥胖、多毛症、粉刺和脱发等症状会诱发抑郁症,脱氢表雄酮可能通过下调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相关代谢产物而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的抑郁样行为。高雌激素的释放增加了白介素4(IL-4)、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的产生。炎性细胞因子信号进入大脑时,会影响单胺类递质如5-HT和DA。色氨酸是产生5-HT的主要前体,当细胞因子激活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时,色氨酸就会耗尽,该酶将色氨酸转化为犬尿氨酸。这导致大脑中5-HT受体的数量减少。细胞因子可能通过使用突触前转运体,如高亲和力的5-羟色胺转运体(5-HTT)来干扰突触重摄取,从而潜在地影响5-HT的可用性。已经观察到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激活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导致5-HT再摄取泵磷酸化和表达增加,增加5-HT的摄入量,从而表现出抑郁症状。不孕的两种常见的免疫内分泌机制可能在精神病理/应激和生殖不良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不孕症与免疫失衡有关,免疫失衡可导致激素、细胞因子和神经肽分泌异常。生活方式干预、针灸、口服避孕药、心理干预、胰岛素增敏剂分别可通过降低雄激素水平,调节血清β-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NE)、5-HT,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减少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等多种途径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的抑郁,并且其疗效已在部分随机对照试验中得到了验证(如表所示)。表:PCOS所致抑郁症的治疗方式结论:PCOS所致抑郁症的患病率上升的机制与PCOS的病理特征有关,本研究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身心治疗提供了依据。然而,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抑郁的深入生物学机制研究以及治疗策略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未来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和相关机制研究。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2.1001484通讯作者简介:

赵荣:女,博士,教授,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点负责人,云南省首届针灸技能状元,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名医专项,现任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副会长,云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针灸防治老年病、妇科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省级等项目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大理大学附属医院建立省级专家工作站1个。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10部,副主编出版“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牵头在建云南省中医生殖博士导师团队和云南省高校针灸防治骨质疏松症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博士生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30人,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0余项。主讲博士研究生课程《针灸研究专论》,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医临床科研思路与方法》等。

王睿睿:女,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学科带头人。从事HIV相关深部感染真菌筛选和作用机制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医联合项目重点项目等各类项目6项,发表国内外论文101篇,其中SCI收录74篇,国内核心期刊27篇;获国际专利授权2项,国内专利授权9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三)、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六)、获得“云南省高校民族药研究与开发科技创新团队”支持。

秦冬冬:男,博士,研究员,云南省教育厅中医药防治神经精神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科研中心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委会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神经科学学会青年委员;云南省实验动物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Frontiers in Psychology》《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等杂志副主编。立足于脑科学及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研究,构建环境及遗传相关人类神经精神疾病的动物模型,并开展中西医结合的防病治病研究,包括自闭症、抽动症、抑郁症和脑卒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央军委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云南中医药大学科研启动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ell》《Cell Discovery》《Science Bulletin》《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3篇,影响因子累计238.619。

责任编辑丨马春丽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药大学 神经递质

  • 标签: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药大学,神经递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