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热点 >

观点:【丽江这十年】白族女子逛超市 逛出了个“金点子”

昆明信息港 | 2022-09-05 21:52:3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96年高中毕业后,白族女子姚艳香选择了外出打拼,到过兰坪、文山、昆明等地,干过百货批发、木材加工、药材种植等,还开过饭店,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

8月30日,姚艳香在“丽江这十年.群众代表访谈会”上,讲述自己“这十年”的奋斗故事。(本报记者 王鹏 摄)

做生意之余,和很多爱美的姑娘一样,姚艳香经常去逛超市。别人逛超市,买回了一大堆东西;而她逛超市,却逛出了个创业的“金点子”。她在一些大超市的货架上看到各种品牌的“下饭菜”很受消费者欢迎,一下子就想到了家乡的山茅野菜。“这些不知名的山茅野菜,经过妈妈腌制后就变成了美味佳肴。” 姚艳香说,这些美味是她“儿时的时光”,至今印象深刻。凭借多年的经商经验和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她从中嗅到了“商机”:如果将这些山茅野菜制作成酱腌菜,肯定受消费者喜欢;要是形成产业,市场价值不可估量。想归想,真正付诸行动那是10多年后的事情了。2008年,经过多方市场调查,并与家人反复商量后,姚艳香决定放弃在昆明买房的计划,将多年经商积攒的钱用于创业。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她用有限的资金建设了简易厂房,带动农户小规模试种梅兰菜,然后收购起来在自己厂里搞研发、加工。“按照老一辈口耳相传的方法,进行试验、摸索、总结。”姚艳香介绍说,为了掌握腌制加工技术,“每天熬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事”。试验的腌制品出来后,她又请不同的人品尝,虚心听取意见建议。经过3年的摸索、努力,发酵、腌制工艺成熟,口味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保质期也达到了12个月。为防止他人仿制、仿冒,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姚艳香做了一件很有先见之明的事:及时将生产工艺申报了发明专利,先后获得了梅兰菜、青刺尖、猪肝渣等3项国家发明专利,以及5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小额妇女信贷资金、创业贷款等惠农资金,帮姚艳香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问题。2014年,玉龙县九香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她担任总经理。随后,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回乡创业的10多年里,姚艳香不是在厂房里,就是在田间地头。她与农户打成了一片。从栽种到施肥、技术管理,她认认真真给大伙儿作示范,进行全程培训。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种植能手、种植大户,懂生产、会管理、善经营的乡村振兴人才,和她一起从土地里成长了起来。姚艳香的公司与农户签订了种收合同,按照市场保护价收购,及时将收购资金支付给农户,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做到安心种植、放心种植、专心种植。企业每年带动1000人次农村劳动力就业,让村民不用出远门就能在家门口挣钱。“10年中,经历了太多的辛酸苦辣,但看到我的产品在市场畅销,得到了许多农户的信任,把农户家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变成美味的产品,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觉得自己做对了。”姚艳香说。

采写:丽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鹏

校对:和玉松

二审:和继贤

标签: 发明专利 加工技术 口耳相传

  • 标签:发明专利,加工技术,口耳相传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