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上市银行2022年“期中考”成绩单的陆续揭晓,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单科成绩也浮出水面。8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邮储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上海农商行在内的16家上市银行在半年报中详细披露了信用卡业务相关业绩数据。从披露情况来看,截至报告期末,多家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有所放缓,信用卡不良率也有所攀升。
作为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用户增长红利消失,各家银行也在加快推进信用卡业务转型,精细化运营迫在眉睫。在信用卡转型之路上存在哪些隐忧?信用卡发展还有哪些机遇?
发卡量增速放缓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28日,26家已公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的银行中有16家详细披露了信用卡单科成绩。
发卡量是衡量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指标之一。截至2022年6月末,银行信用卡发卡量整体虽较上年末有所增长,不过增速却有所放缓。以招商银行为例,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信用卡流通卡10462.3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2.16%,而上年同期增速为2.28%。南京银行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累计发卡182.05万张,较年初增长15.57%,累计发卡增速虽位于前列,不过相较于上年同期60.21%的增速也有明显的下滑。
对于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放缓的原因,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上半年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放缓,一方面是发卡量基数变大,人均持卡数量已经突破新高,到顶后增速乏力,另一方面则是受到行业监管收紧和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银行信用卡业务经历了快速发展,在便利日常消费和支付的同时,也存在诸如滥发卡、重复发卡等问题。为此,7月7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通知》发布后,包括光大银行、上海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均表示,将对长期未发生主动交易等情形的睡眠信用卡停止用卡服务。
“随着消费金融业务从高速发展到成熟阶段,近两年开始,信用卡整体的新增发卡量增速下滑,逐渐进入存量时代,信用卡业务从重开卡量到重使用率的阶段。”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说道。
从信用卡业务收入可以看出银行正在挖掘存量客户的价值。在发卡量增速放缓的同时,招商银行信用卡相关收入增速却仍呈现增长态势。截至上半年末,招商银行实现信用卡利息收入314.22亿元,同比增长10.54%,上年同期增速为0.17%;实现信用卡非利息收入140.25亿元,同比增长5.95%,上年同期增速为5.09%。
不良率小幅攀升
信用卡发卡量紧缩的同时,16家银行中有半数信用卡贷款余额出现了下滑。例如,截至2022年6月末,中信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为5170.63亿元,较上年末微降2.02%;上海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为377.0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48%。
受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干扰等因素影响,部分持卡人还款能力下降,导致信用卡业务逾期和不良也有所增加。从13家披露信用卡不良率的银行来看,仅重庆农商行一家信用卡不良率较上年末有所减少,下降了0.09个百分点至1.98%;民生银行则较上年末持平,为2.95%。其余11家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均持平或较上年末有所攀升。例如,截至2022年6月末,交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为2.66%,较上年末上涨0.46个百分点;兴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为2.73%,较上年末上涨0.44个百分点。
对于下半年信用卡资产质量走势,交行首席风险官林骅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和复工复产恢复常态,相关不良率指标也会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5月以来,信用卡的不良率已连续两个月呈现下降趋势。兴业银行也在半年报中提及,预计下半年信用卡资产质量将保持平稳,实现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
谈及上半年末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一改上年同期回落趋势,并出现攀升的原因及后续整体走势,王蓬博认为,主要还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还有一些用户过度负债的原因。下半年经济预计会实现触底反弹企稳的状态,但居民消费意愿的上涨也可能会导致不良率增加,预计信用卡不良率整体维持上半年水平。
仍需深耕场景和个性化服务
近年来不少银行把信用卡作为零售业务的主要发力点,但随着互联网借贷产品的兴起以及外部环境影响,业务发展也受到了一定挑战。于百程指出,在客群层面,信用卡人群与网络借贷人群出现交叉,多头借贷导致借款人质量下降,使得信用卡的风险管理难度增加,逾期出现抬头。在产品层面,互联网旗舰借贷产品的出现,也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形成竞争,提升了增长难度。此外,疫情反复、经济增速的放缓,用户的消费力及还款能力下降,也影响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银行信用卡业务影响深远,但客户的透支消费需求并未发生改变,因此信用卡的发展前景仍然较为广阔。”信用卡研究人士董峥进一步指出,当前信用卡业绩面临的困局包括市场进入饱和,推广难度增加;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市场吸引力;信用卡风险加剧,经营压力提升;经营理念束缚,形成固化意识等方面。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信用卡依然是未来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的重点之一。为促进信用卡健康发展、顺应数字化趋势,《通知》也指出,将按照风险可控、稳妥有序原则,推进信用卡行业创新工作,通过试点等方式探索开展线上信用卡业务等创新模式。
在董峥看来,《通知》让信用卡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转变,有利于重塑信用卡在消费金融领域地位,并顺应互联网时代金融消费需求变化。而线上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是顺应银行卡数字化转型、无卡化的大趋势,有利于支持信用卡业务创新发展。对于线上信用卡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以通过限制线上面签额度进行控制。
在积极参与线上信用卡业务试点的同时,近期,多家银行试图与支付宝、微信合作开放信用卡取现入口,对于合作开放信用卡取现业务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尚处于试运行阶段,与支付宝合作增加服务通道,是希望给用户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产品服务。取现后的资金流向管控主要由银行方负责,合作方仅提供渠道服务和信息展示技术服务。
谈及未来银行如何在防风险前提下走好信用卡精细化的发展路线,王蓬博表示,未来银行在防风险前提下走好信用卡精细化的发展路线,可以进行更精细的客群分类,打通消费场景堵点,深度调研满足高端客户需求等都是精细化发展可以走出的路线。
董峥则建议银行改变信用卡的产品理念,从用户需求出发,对于不同类别的信用卡,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权益,满足用户的刚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