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热点 >

每日播报!【生态文明】蒋家沟绿色蝶变

昆明信息港 | 2022-08-23 22:07:0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今的蒋家沟。
1996年7月5日观测到的泥石流暴发瞬间。陈顺理摄
2014年开展的泥石流排导槽防治效果实验。东川区供图
2010年的蒋家沟。
在建的山地灾害大尺度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项目。
生态修复后开发良田。
正大集团昆明东川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
尽管已立秋,东川仍未见凉意。行至蒋家沟,“川”字形的陡坡上灌木成片、树木葱郁,农田里茁壮成长的秧苗,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蒋家沟之所以闻名于世,源自那3000米长、1500米宽的泥石流冲积滩。曾经,这里每年都会暴发泥石流,让东川北部的公路长时间中断,沿岸万亩农田颗粒无收。泥石流,已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回忆”。然而,再艰难的环境也不会让东川人妥协,昔日的泥石流冲积滩,通过治理成为绿色田野,蒋家沟发生了怎样的奇迹?治理的奇迹。1961年,中国科学院在蒋家沟建立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这也是世界上最佳的泥石流观测、实验和研究基地。1965年,东川开展泥石流治理试点工程。1975年,相关部门在对大桥河泥石流流域调查勘测后,提出“稳、拦、排”的综合治理措施,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泥石流治理“东川模式”。此后,东川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在泥石流的理论研究、应用实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进展,为泥石流学科的发展和泥石流防治创造条件。据介绍,在相关产、学、研单位人员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努力下,1988年,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5个野外开放台站之一,2006年通过全面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野外台站。覆绿的奇迹。“长防工程”扛苗上山在石头里种树,“三年绿化行动”提高森林覆盖率,东川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植树造林成效显著,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吹响号角。   种植耐旱、固土能力好的新迎合欢落籽成树;发明“漏斗底鱼鳞坑”种植技术提高林木存活率;出台《区管领导干部离任绿色责任审计制度》,将林业生态建设纳入领导班子考核细则;细化部署“十二项”专项行动,通过分级、分层、分区域的方式,将造林任务分配到全区各单位;实施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农民守着青山鼓了腰包……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东川共完成营造林29.91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2.1万亩。产业的奇迹。在泥石流冲积滩中建大棚,发展养殖产业,对于居住在东川蒋家沟附近的村民来说,曾是无法想象的。今年4月,正大集团昆明东川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正式投产。“项目建设涵盖饲料加工、养殖、蛋品包装及蛋品深加工、有机肥加工等。泥石流冲积滩上养出了会下‘金蛋’的鸡,产业带动种植、物流、畜牧等业态实现共赢。”该企业负责人说。有这样一组数据,东川河沙年产量在150万吨至300万吨,大量尾矿砂和矿渣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河沙排去哪?河沙有何用?东川不止步于治理。“治废利用”服务于东川产能转型,一边是用之不竭的原材料,一边是供不应求的市场。东川“变废为宝”,引入云南中洲海绵城市建材有限公司,将原本“百害无益”的河沙制作成能够吸水、排水的透水砖,海绵城市建设在东川得到实践。所有奇迹,都需要被记录。蒋家沟,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它把东川泥石流治理的故事,永久保留在这里。

排版编辑:王长红

责编:毛雯辉 王长红

编审:吴 丽  毛雯辉

标签: 正大集团 全产业链

  • 标签:正大集团,全产业链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