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小编导读:人吃五谷杂粮都会头疼脑热,年纪大了,还容易出现腰痛、背痛、老寒腿等。如果每种痛都要靠吃药,那实在是下下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6个功效媲美止痛药的止痛要穴,轻松缓解各种疼痛。
(资料图)
牙痛的克星——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大肠经络肺过胃属大肠,可调节胃肠功能,有通腑泄热之功,善于疏解面齿之风邪。
取穴要点: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取穴的时候,拇指和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即为此穴。或者是将拇指和食指合拢,肌肉隆起的最高处就是合谷穴的所在位置。
按摩要点:一般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5分钟,牙痛症状就会减轻。平常按摩的时候,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拿捏住虎口,拇指放在合谷穴上,然后顺时针按揉3~5分钟,结束后换另一只手。
偏头痛的止痛药——列缺穴
列缺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而肺主一身之气,刺激此穴可以调动“肺主治节”,调理一身气血。古代医家认为它是八脉交会之处,有八条经脉在此处交汇,按摩此穴对理顺不通的经络也有帮助。如果头部偏侧头痛,就可以通过按摩列缺穴进行治疗。取穴要点:列缺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人体一横指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这个穴位很好找,把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即是列缺穴所在的位置。按摩要点:按摩列缺穴时,双手宜轻握拳,拳心向上,轻放桌上,然后一手按揉列缺穴,使肌肉、筋腱来回移动,以有酸胀等感觉为佳,单侧推揉时间为5~10分钟。一般是头部哪侧偏痛,就按摩哪侧,如果痛感较重的话,最好两侧都要刺激,每次不少于5分钟。这个穴位最好经常刺激,不要等到头痛发作了才临时抱佛脚。若平时感到脖子不适,发现脖子僵硬疼痛,也可以拨动列缺穴,不适感就会迅速减轻。颈肩疼痛的救星——肩井穴
肩井穴是肩颈局部十分重要的穴位,古籍记载:“主肩背痹痛,臂不举。”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症。取穴要点: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取穴时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先找到大椎穴,然后再找到肩的外侧,两者之间画一条横线,近乎中点即为此穴。按摩要点:按摩此穴需要有旁人帮助,操作者立于被按摩者背后,先以左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左侧肩井穴五分钟,再以右手按揉右侧肩井穴五分钟,按揉的时候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每日早晚各一次。腰椎疼痛的“护腰穴”——腰眼穴
腰眼穴位于带脉之中,为肾脏所在部位。腰为肾之府,经常按摩腰眼穴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而且用掌搓腰眼和尾闾的部位,不仅可以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取穴要点:腰眼穴在人体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旁开约3.5寸的凹陷处。双手叉腰的时候,摸到腰间的骨头髂嵴,髂嵴正好与人体的第4腰椎棘突相平。从正中线开始量出一个手掌再多一点的距离,便是腰眼穴所在。按摩要点:第一步:按揉腰眼。用拳眼紧按腰眼穴并用力旋转按揉,力度以感觉到酸胀为宜。每次可以揉5分钟。第二步:擦摩腰部。两手掌根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力,直搓到发热为止。第三步:拿捏腰部肌肉。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捏拿脊柱两侧的竖脊肌。从上向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直至骶部。如此自上而下捏拿4次。第四步:抖动腰部肌肉。用两手掌根部按压腰部,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第五步:叩击腰骶部。双手握空拳,以拳眼用力,有节奏地交替叩击腰骶部,从上至下,反复叩击15~30次。腰背疼痛——委中穴
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而膀胱经主要经过人体的腰部和背部,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所以主治腰背部疼痛或疲劳。取穴要点:委中穴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也就是膝盖正后方,腘窝内正中央,以手触摸能感觉到两根大筋,在两筋之间即是本穴。按摩要点:按摩委中穴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是按压法,以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委中穴,一按一松,连续20次,以感到酸痛为宜;其二是叩击法,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20~40次;其三是按揉法,双手拇指指端置于委中穴上,分别呈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20次。由于膀胱经在下午3~5时经气最盛,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刺激委中穴效果最好。按摩的时候可以在委中穴处涂抹一点刮痧油或者是药酒,这样不仅可以缓解腰背疼痛,还能有效治疗久坐导致的腿部静脉曲张。膝盖止疼穴——犊鼻穴
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具有疏风散寒、通经活络、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取穴要点:犊鼻穴位于下肢膝盖处,取穴的时候身体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有一个凹陷,像是浅坑,坑内即是犊鼻穴。按摩要点:按摩时间可以选在晚上睡觉前进行,接一盆热水泡脚,边泡脚边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点揉犊鼻穴,力度以感觉到酸痛感为宜,坚持按摩5~10分钟。然后用一只脚的足跟压在另一只脚趾缝稍后处,然后将脚跟向前推至趾尖处再向回搓。力度是回拉轻,前推重,以不搓伤皮肤为宜。每个趾缝搓50~80次,双脚交替进行,速度为每分钟90~120次,每晚进行一遍。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悦读中医,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丨吴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