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昆明市多个区陆续公布了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单,共有35所民办学校将会转为公办。消息一出,引发舆论关注。
看到自己就职的昆明市主城区某中学出现在“民转公”的名单上,陈春梅并不惊讶。早在春节前,学校领导就在一次会议上明确表示,学校将成为昆明市第一批“民转公”的学校。
“现在,靴子终于落地了。”陈春梅说。
什么是“民转公”?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春光4月8日接受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新闻联合播》节目采访时介绍,“民转公”就是过去“公参民”的学校,有一部分要由民办学校的性质属性转为公办学校。
“民转公”消息重磅,但并非突然的政策转变。2021年7月8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公参民”学校)进行部署。《通知》对“公参民”学校可转为公办学校的四种情形进行了规范,其中包括:
1、公办学校单独举办或者公办学校与其他公有主体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应转为公办学校;2、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可以转为公办学校;3、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转为公办学校,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4、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不符合“六独立”要求且难以整改到位的,可视情况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此次昆明公布的35所“民转公”学校,大多数符合上述一二两条。2021年11月8日,云南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工作方案》公布,对符合要求的“公参民”学校转设为公办学校做出了时限要求,如公办学校单独举办或与各地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力争于2022年12月31日前转设为公办学校,该方案的出台正式拉开了云南“民转公”的序幕。
“‘民转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优质和均衡。”李春光解释,长期以来,“公参民”学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昆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但其“跨区域招生”、“掐尖招生”、“唯分数论”等问题也很突出,进行规范是维护教育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
“民转公”的好处显而易见:学费大幅降低,减少家庭教育开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平衡;禁止向民办义务学校派遣有事业编制的教职工,有利于公办学校集中力量办学……“长远来看,‘民转公’有利于推动教育资源均衡优质发展。”李春光说。
学校“民转公”,老师也能“转公”吗?“学校从民办转为公办,大多数老师还是能理解和接受的。”陈春梅坦言,老师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学校“转公”后,过去与民办学校签订聘用合同的老师能否“转公”?也就是被纳入编制。
陈春梅是一名英语教师,教龄11年,毕业后一直在民办学校工作,与民办学校签订聘用合同,5年前“跳槽”到如今就职的学校。
“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民办学校的工资比公办学校的高,工作也稳定,所以有没有编制以前没觉得多重要。”陈春梅说。
值得注意的是,“民转公”后,老师们的工资很可能会受到影响。陈春梅直言:“工资大概率要降低,这个大家都有心理预期,毕竟学校转为公办,学费等过去由学校自收的费用就没了。”
4月8日,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对市民关于“民转公”后学校收费的留言进行了回复:“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后,义务教育阶段新、老学生按公费学生收费标准执行。这意味着,“民转公”的学校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收取高额学费。更重要的是,“民转公”后,教师的工资很可能不再由学校发放。昆明市主城区某“民转公”学校负责人王薇告诉记者,学校转为公办后,教师们的工资将转由上级主管部门参考公立学校教师的标准统筹发放。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官网截图↑
“参考公立学校的标准发放,我的收入预计会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刘强是昆明市五华区某“民转公”学校的一名青年教师。他表示,工资减少并非不能接受,他担心的是“民转公”后,如果教师没有解决编制,在未来的工作中会不会出现“同工不同酬”?
“比如岗位、职称都一样,我的教学成绩可能还更好,但因为我没有编制,在工资待遇上比有编制的老师差,这就很难接受了。”刘强说。
陈春梅担心的也是如此。那么,学校“民转公”后,老师能解决编制吗?在李春光看来,难度不小。“现在缩编是大趋势,给‘民转公’学校的老师全都解决编制不现实。”
如果没有编制,“身份”的差异会不会带来“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李春光认为,没有编制的老师与有编制的老师相比,待遇上最大的差别可能体现在五险一金的缴纳上。“对退休工资的影响会比较大。”李春光说。
昆明市教体局:原则上坚持同工同酬上课、看晚自习、批改作业……陈春梅带了两个初三毕业班,每天要上三到四节课。
“该上课上课,工作一切正常。”陈春梅说,“民转公”消息公布后,老师们虽然私底下会讨论未来的发展,但工作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并没有受到影响,“大多数老师在观望,等待后续政策出台。”
不过,陈春梅承认,自己最近动了考编的念头。她计划先把考试用书买回来,工作之余翻一翻。
考编不易,尤其“双减”之后,一些曾在教培机构任教的老师也加入了“考编大军”,竞争激烈。
“上课教学我没问题,但让我和应届毕业生、年轻老师比考试,说实话我没啥信心。”陈春梅说。
除此之外,陈春梅还担心,她的年龄会不会影响考编。“参考往年的教师招考条件,对报考年龄的要求一般都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及以下,我今年已经35岁了。”
有同样担忧的还有王薇,她所在的学校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是以前放弃公职过来的,35岁以上的有不少。
“怎么妥善解决老师们普遍关心的身份和待遇问题,学校正在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目前还不敢给老师们做什么承诺。”王薇说。
“民转公”后,有关部门对此前由民办学校聘用的教师有无安置方案?进展如何?近日,记者致电昆明市教育体育局民办教育处,该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这个问题,昆明市最近已将指导文件下发至各区县,由各区县视实际情况与“民转公”学校协商研究,具体方案按照“一校一策”来制定。
“原则上坚持公平公正,同工同酬,最终方案由各区县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确定。”该工作人员表示。
“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做好手头的工作,把学生带好,把课上好,期待最终会有一个好的结果。”陈春梅说。
推 荐 阅 读●属实!知网续订费用达近“千万级别”,中科院暂停与知网14年合作 ● 新骗局!点赞关注能挣钱?● 权威发布!最新一批指导性案例→
欢迎分享转载
也欢迎您的积极投稿投稿邮箱:ynfzbxmttg@163.com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阅读后有何感想?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