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阳瓦陶(一)
海忠菊(永胜县)
在永胜县城东大街中段的繁华地段,关玉祥和他的夫人杨艳芹经营着玉泉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楼到三楼的楼梯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老旧的永胜前人字画。拾级而上,仿佛穿过时光隧道,让人一下子跌入三楼的瓦陶展厅。各种古朴厚拙的黑陶、灰陶、砖雕、瓦猫、瓦当、瓦狮花盆等土瓦陶器齐聚一堂,幽幽散发着历史的沧桑与静美,仿若跨入远古,让人半天回不到窗外的车水马龙、繁华喧嚣。金沙江从永胜西、南流过,县域东北有他尔波忍、光茅两峰高耸,而自古人们把山之南、水之北称为“阳”,故也得“沧阳”之名。早在新石器时代,土陶就已经在金沙江流域各土著民族间广泛流传、制作和使用。永胜县涛源镇金沙江边的堆子遗址就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晚期的各种陶器。在女娲造人的传说中,人是女娲用土捏制成的,于是,人和土就有了天生的契合。人食五谷,五谷生于土;人居屋,砖瓦起于土;土,生我长我,人死又葬于土、归于土。火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自然力量,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带着太阳的光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火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帮我们烹煮食物,驱走我们内心的恐惧。火给我们力量,熔铸青铜和黑铁让我们成为世间的王者,推动文明的巨轮滚滚向前。土和火这两种自然的产物在一万年前的人类手中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是另一件神奇的杰作,那就是陶。陶器的历史和石器一样久远,在所有的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都有陶器的身影。之前古人的盛装大概只有叶子和兽皮吧,而叶子易破,兽皮味臭。人们随即将陶土捏造成各种生活器具,再与火相煎相融,淬炼成坚硬的陶,用来盛装食物,让食物变得清洁、方便食用、耐贮藏。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又一次革命性的进步,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革命。即便后来金属器皿和瓷器的出现,也没有完全将陶器取代。陶器在滇西走过4个重要发展阶段:古滇王国时期,南诏大理国时期,元、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在汉文化进入滇西之前,当地世居民族的陶器制作尚处于对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等的直接模仿阶段,所以,当时各种土陶器皿外壁上都嵌有花草、龙蛇、凤鸟等图案。唐开元年间,蒙舍诏在唐王朝支持下吞并六诏和爨氏集团,建立了统一的云南地方政权。7世纪,佛教传入滇西,深刻影响着金沙江流域的社会发展,同时带动了永胜一些民族的火葬习俗。火葬罐和陪葬陶俑等葬具兴起(兴盛于南诏、废于清)。佛教文化、汉文化和地方文化在永胜这块土地上互相交融碰撞、辉映灿烂,成为这一时期金沙陶艺的重要特征。唐、宋以前,金沙江一带主要烧制灰陶、红陶、黑陶。紧接着,由于儒、释、道对滇西的渗入和影响,当地陶器制作开始出现香炉、菩萨、文官、武士、天王、地母等产品。1253年,忽必烈率10万大军革囊渡江平定大理。1274年“立云南行中书省,初置郡县”,在“各路设人匠提卒司”管理地方手工业。从汉军中抽调一些“军匠”、或从民屯中挑选原从事手工业者为“匠户”,并规定这些手工业者不得转业,世袭生产。元代盛行的绿釉陶和压模印花绿土釉陶在一些墓葬发掘中时有可见。到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云南布政使司及云南行都指挥使司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在永胜设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治所,也因永胜西南方有澜沧山而得名澜沧卫城。这一时期,朝廷调派了15000多内地军户、民户进入永胜屯田戍守,开创了永胜农耕文明史的新纪元。也就在这个时候,今天永胜县凉水村关玉祥的祖先关狗儿军屯到永胜,因善于制陶被选为“军匠”。凭着精湛的手艺和在这行树立的口碑和魄力,关狗儿被任命为当时永胜掌管制陶业的监察院院长(提司)。大量内地人口的迁入,导致各方面的融合,任何事物一旦两者融合,强大的必然覆盖弱小的,汉文化的强大来袭,在以农耕为主的永胜,首先极大地推动了用于房屋建设和生活器皿的土陶业,烧制砖瓦的技术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得以稳固扎根,并得到高度发挥。澜沧卫城墙环五里三分、高一丈六尺,仿棋盘格局,四道城门、五纵六横,十字街道、钟鼓楼、辕门(据说辕门代表中央权威)和大小校场,全靠凉水村土窑烧制的砖瓦铺设建造。这座城在后来曾屡遭兵燹,但整座城的棋盘式格局建造如今依然保存。得益于永胜蕴藏大量的高原优质陶土和内地匠户带来的卓越制陶工艺,这位关提司把永胜的制陶业管理发展得红红火火,还被赐予两块优越的封地:一块是紧邻沧阳古城的凉水井村,另一块是被誉为“滇西明珠”的程海边星湖关家村。那时,除土司、将侯家里使用部分铜器而外,普通大众家里的生活器皿大多为土陶制品。自这一鼎盛时期起,永胜出产的土陶、瓦陶被称为“沧阳瓦陶”。沧阳瓦陶以素陶、黑陶为主,也有上釉的釉陶,如,祭祀用的菩萨诸神、生活器皿及一些民俗火葬罐,开始上一些色彩简单的彩釉,但大规模生产的还是砖瓦,其中不乏精美的瓦当、砖雕,也顺带制作一些香炉、蜡台、瓦猫、花盆、瑞兽等民间特色黑陶制品。这些纯手工制作、土窑烧制的砖瓦土陶器具是明朝年间建造澜沧卫古城而产生的地域性特色工艺,具有浓郁的内地文化遗韵,是夷汉文明的交融、屯民实边的艺术结晶,也使得这一时期的永胜涌现出一大批兢兢业业的瓦陶匠人,他们乘着时代的车轮,极大推动了砖瓦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星湖关家村很多古韵悠然的老屋和碉楼上依然保留着众多相当精美的瓦当、砖雕和灰雕。县城边凉水村也世袭遗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土陶文化渊源。今天,永胜的传统民居或新式洋房,顶盖和楼层四周都喜欢用当地土窑烧制的各种扁瓦、筒瓦、瓦当、瓦猫、砖雕等,经永胜工匠们的妙思巧手,装饰得飞檐翻宇、层楼叠榭,遗留着浓浓的内地古韵及地方特色。而且,每家都紧邻住宅建一处花园,用以闲时挥毫泼墨、作诗会友,他们在老祖宗留下的土窑里烧制出各种花盆和精美的砖雕来装饰自己的花园。花园周边围墙上,碧瓦飞檐、画阁反宇、泼墨凝香、行山布水,檐下镶嵌着千姿瑰丽的砖雕,上面四兽六畜、花草虫鸟精妙绝伦、栩栩如生。每一块瓦当(檐口瓦)上镌嵌着溢满远古气息,具有不同时代艺术风格的书法、篆刻、绘画,那种遥远而神秘的美,仿若穿古越今,让每一个身临其间的文人墨客感叹不已。永胜人建好房子,最后盖正房瓦屋面的时候叫“合龙”。正房正中高高隆起,横亘着一道屋脊,两侧缓缓斜下至檐口,由无数筒瓦扣扁瓦覆盖成无数道浅浅的瓦沟(在滇西北高原地区有抗风和利于雨水快速下流的作用),那成千上万片整齐相扣的瓦片像极了满身龙鳞,俨然一条巨龙趴于房顶。正房四周的每一块檐口瓦(瓦当)上都雕刻有动物、植物、文字等不同时代气息的图案,其中,动物图案有蝙蝠、龙、瑞兽头像。一般而言,蝙蝠图案的瓦当比较大众化,用于老百姓家的房屋上;龙和瑞兽用于寺庙、宗祠建筑上;瑞兽图案则用于土司府和县衙府邸。植物图案有莲花、芙蓉、菊花等,莲花图案的瓦当一般生产于明代,用在寺庙上;芙蓉花图案的瓦当一般用在富贵人家;菊花图案的瓦当比较丰富多样,有多种变体,用途也比较广泛,普遍用于百姓家。文字图案的瓦当一般是“寿”字及“寿”字的多种篆体,布局疏密有致、章法质朴醇厚,表现出汉字和汉文化的独特之美。永胜人建房子喜取东西向,一般呈坐西向东状,有迎紫气东来之意。正中间隆起的脊上用砖雕和筒瓦一直扣到头,南北两端高高的屋脊角上装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4象瓦当,神态逼真、气宇轩昂、威风布于屋脊两端,像随时准备迎邪战煞的神武将军。屋梢四角一般装饰隽秀飞旋的凤翅角和三星翘角,也叫“梢(哨)角”。整座宅院不但优美,还寓呼祥纳瑞、聚福安宅之势。瓦当文化始于周而盛于秦、汉,它集文学、美学、书法、雕塑、装潢、建筑等于一身,内容涉及自然、生态、神话、图腾、民俗甚至姓氏等等,图案精美、瑰丽,又蕴含思想和审美情趣。随着唐、明两代汉文化对滇西的渗入、浸润,瓦当文化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默默延续。看着这些覆盖、站立于各家各户屋顶檐下的瓦陶,让人遥想到远古盛世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生命的神秘气息。如今,永胜那些执着于传统工艺的泥瓦匠们把玩出的片片瓦陶、件件饰物,无不让人感到震惊和钦佩。这些已逾千年风霜的瓦陶,都是在老祖宗遗留的土窑和工艺中淬炼而成的。未完待续
校对:周寿荣
二审:罗坪江
本文欢迎微信公众号转载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丽江日报及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