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多年历史的中医药老字号同仁堂(600085.SH)焕发新活力,经营业绩提速换挡。
3月26日,同仁堂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业绩在经历疫情冲击后显著回温,收入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146.03亿元、归母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增加13.86%、19%。
对于业绩增长,同仁堂方面表示,2021年,中药市场呈现稳步增长之势,新冠肺炎疫情重塑中药认知,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成为主基调。同仁堂在去年深入贯彻大品种战略,并在科研方面深入贯彻精品战略。去年同仁堂研发费用达到1.76亿元,同比增长27.38%。
二级市场上,受产品提价、行业政策等利好提振,同仁堂2021年股价节节升高几近翻番。截至2022年3月31日收盘,同仁堂股价报收46.74元/股,总市值641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超五成
在中药界,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片仔癀”一说,二者的名气得益于时代的沉淀。
据悉,同仁堂品牌创立于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家老店有过长达188年的御药房用药经历。这既是同仁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奠定了其强大的文化根基与品牌价值。
1992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5年后,集团公司将其旗下的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北京同仁堂药酒厂等六个单位的生产经营性资产打包,以募集方式设立同仁堂,并在上交所上市。
登陆资本市场,并不意味着从此就“飞黄腾达”,在上市之初的两年里,同仁堂的股价一直表现平平。为了打破这一尴尬境遇,加快海外战略部署,同仁堂拆分部分资产独立上市,同仁堂科技(01666.HK)和同仁堂国药(03613.HK)应运而生。
从业绩来看,2021年,同仁堂实现营业收入146.03亿元,同比增长13.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增长19%。同时,公司现金流状况尤为强劲,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26亿元,同比增加57.56%。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同仁堂取得的经营成绩离不开营销的支持,2021年,同仁堂抓住展会契机,不断传递中医药名片。同时,同仁堂科学分类品种,以大品种为主,发展品种持续培育,以立体产品阵列支撑市场。通过实施“一区一策、一品一策”,提高终端销售占比。
不过,同仁堂也强调,当前中医药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中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021年,同仁堂还在科研方面深入贯彻精品战略,研发费用达到1.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38%。
产品提价毛利率有望上升
作为传统中成药生产与销售的老字号,同仁堂常年生产的中成药品规超过400个。按照公司销售队列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可以划分为心脑血管、补益、清热、妇科进行划分。
2021年财报显示,同仁堂营业收入前五名的主要品种为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六味地黄系列及金匮肾气系列。2021年,同仁堂营收前五名系列产品收入41.16亿元,同比增长15.41%,占整体收入的28%,毛利率为59.19%。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业绩增长的背后,同仁堂也开始提价。以安宫牛黄丸为例,2021年12月,北京同仁堂下发价格调整通知,将旗下安宫牛黄丸(3g*1丸/盒)的终端销售价格从780元提至860元,涨价幅度约为10%。据同仁堂相关人士表示,调价主要考虑到安宫牛黄丸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提价有望驱动产品毛利率上升。据了解,同仁堂除心脑血管类产品毛利率接近60%,盈利能力较强外,其他医药工业细分领域毛利率一般为30%-40%左右,盈利能力相对一般。未来,随着产品提价的逐渐实施,公司医药工业各治疗领域毛利率或有望逐步提升。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信号明显。从2020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到2021年《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中医药行业可谓是迎来了“暖春”。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政策持续护航,国外开拓有潜力的市场区域在即,这或许会让同仁堂驶入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