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到1/3的面积,聚集全省一半以上常住人口,创造全省超过六成的GDP,武汉城市圈以“1”破题、攥指成拳,“1+8>9”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
连日来,武汉市主要领导先后率队前往鄂州、黄冈、黄石、孝感等地,密集调研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并签订了《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与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建黄冈协同创新中心》《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光电子信息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汉孝自然资源和规划同城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相关文件。武汉城市圈驶上了由“通”到“融”的快车道,同城化发展正在加速推进。
“一小时通勤圈”加快推动同城化
当前,城市圈正日益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抱团成圈”已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0年12月2日,湖北省委提出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其中“一主引领”即武汉城市圈发展主引擎。随后,以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8城的武汉城市圈建设快速推进。
2021年5月19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召开,9城签署《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合作共识,切实推进同城化发展。
当年7月28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实施意见》正式出台,确定了“九城就是一城”发展理念和“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的发展目标。至此,武汉城市圈的协调发展正式进入良性协同运转阶段。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按下加速键,跨城地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连通起整个城市圈。
2021年初,武汉地铁11号线延伸至鄂州葛店,从光谷左岭到鄂州葛店只需3分钟。根据《武汉市国土空间“十四五”规划》,未来5年,武汉城市圈内武鄂、汉孝等方向计划通达4条地铁线路。
9个城市拉得更近,除地铁外,城铁运营的武汉至咸宁、黄石、黄冈、孝感、仙桃5条线路,总里程已达282公里,居全国城市群前列。
不仅如此,随着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和四环线高速的成功“画圆”,已全面实现了城市圈各城市一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的快速直联。
根据《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武汉将规划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打造9城“一小时通勤圈”,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城市圈的“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网络,实现武汉至周边城市的直联直通直达。
“飞地经济”激活高速发展新动能
路通了,产业链也随之延展,产业协同正成为串起9城的纽带。
目前在武汉城市圈,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城市圈、在全省,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在全省,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在全省的产业发展格局。
今年3月18日,富乐德·长飞半导体黄冈产业园项目在武汉签约。这是武汉东湖高新区与黄冈市共建的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入驻的最大项目,也是武汉城市圈“飞地经济”兴起的最好见证。
2021年以来,葛店开发区抢抓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机遇,主动对接融入武汉,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补链、强链、延链,共同促进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区187家规上企业,与武汉存在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占70%以上。
2021年6月,湖北首个“科创飞地”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进驻武汉,巧妙破解困扰圈内城市的高新技术缺乏与人才招引留用两大难题。
相较于圈内城市近一年来的创新探索,作为肩负城市圈“一主引领”之责的武汉,这几年一直在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溢出效应,拓展“飞地经济”合作,探索实行区域股份合作制,推动武汉产业链向圈内城市延伸。
早在2017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就开始向毗邻城市拓展“飞地经济”。与黄冈签订了《深化合作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协议》,启动完成了园区概念规划编制、起步区用地性质调整评估论证、土地规划局部调整等工作,强力推进了招商引资工作,并积极筹建园区建投公司;与黄石开展合作,共建“中国光谷黄石产业园”,重点发展光电子、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产业;联合鄂州打造东湖高新科技创意城与东湖高新智慧城,致力于打造产城一体、交融并进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满足企业成长全周期需求。
近两年,随着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武汉产业溢出效应进一步加大,产业链加速向城市圈延伸,与圈内城市共建的科技产业园日益增多,“飞地经济”在城市圈得到蓬勃发展。
专家指出,“飞地经济”正成为实现城市圈“科技同兴”“产业同链”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利于城市圈发挥不同城市比较优势,打破产业空间瓶颈,促进要素去中心化布局,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跨市通办”织密民生服务共享网
同城化发展,改善和便利居民生活是最终落脚点,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也是城市圈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2021年以来,在9城共同努力下,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步伐全面加快,尤其是在民生同保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当年6月17日,武汉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第一次出现了“武汉城市圈通办综合窗口”。当天,武汉城市圈9城同步开设了“武汉城市圈通办综合窗口”,联合推出了首批106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清单,圈内政务服务同城化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同年11月30日,又公布了第二批213项“跨市通办”事项清单。
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充分征求武汉城市圈各城市意见的基础上,今年还将研究拓展一批新的圈内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持续推进更多高频事项的“跨市通办”,持续解决群众“异地跑”“多地跑”问题。
今年3月19日起,武汉与鄂州两地率先实行公积金互为业务办理窗口,两地采取全程网办、代收代办、两地联办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公积金服务事项的“一窗办理”。
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2021年7月1日起,武汉城市圈参保人员在9个城市首批51家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不用备案,刷医保个人账户即可直接结算异地普通门诊费用。武汉还率先启动省内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扩面增容工作,将130多家医疗机构纳入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武汉所有城区,方便城市圈参保人员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1月,武汉城市圈内完成异地就医备案31.72万人次。
眼下,在武汉城市圈,一幅产业兴隆、民生兴旺的蓝图正在加速绘就。2021年,武汉城市圈经济总量跨越3万亿元,达到3.01万亿元,位居全国省域城市圈第一名,支点功能实质性增强。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认为,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武汉城市圈已进入良性协同运转阶段,驶上了由“通”到“融”的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