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航空主业,中航机电(002013.SZ)在2021年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近日,中航机电发布2021年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149.9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扣非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2.5%。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显示的中航机电前十大股东中,出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身影。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二零五组合持股比例达到0.71%。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中航机电频频接受机构调研。1月24日,其受51家机构调研。2月10日再次接受2家机构调研。
近日,中航机电接受34家机构调研,而2020年新财富国防军工金牌分析师兴业证券石康、汇添富谭志强、刘闯、赵鹏飞、董超等均现身其中。
不过,就股价来看,自年初以来中航机电表现不强。1月4日,公司股价最高报18.71元/股,截至3月22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0.55元/股,较年初跌幅43.55%。
2021年超额完成销售目标
中航机电是航空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承担航空机电产品的市场开拓、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维修保障的全价值链管理,为航空装备提供专业配套系统产品,在国内航空机电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公司致力于为防务和民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主要经营航空机电产业和基于航空核心技术发展的相关系统,目前产品谱系覆盖液压系统、燃油系统、环境控制系统、航空电力系统、高升力系统等航空机电相关领域。
中航机电发布的2021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49.9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扣非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2.5%。
回顾历史数据,中航机电自重组以来业绩基本处于增长趋势。仅2015年—2021年,中航机电分别实现营收79.42亿元、85.12亿元、111.8亿元、117.8亿元、121.3亿元、122.2亿元、14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19亿元、5.83亿元、7.18亿元、8.55亿元、9.61亿元、10.75亿元、12.71亿元。营收净利润连续七年双增。
分业务来看,2021年,中航机电航空产品营业收入111.63亿元,同比增长23.85%, 占年度总营收的比重为74.46%,比重上升0.72%; 非航空产品营业收入37.2亿元,占年度总营收比重为24.81%,同比增长19.51%。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公司销售收入目标136.05亿元,实际营收149.92亿元,完成年度经营目标的110.2%。
与此同时,中航机电还定下2022年的经营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154.47亿元,利润总额16.74亿元。
作为航空工业旗下平台,中航机电2021年销售向好。2021年,中航机电合同负债25亿元,较年初增长685.9%,应收账款及票据83.8亿元,较年初增长4.1%,存货62.3亿元,较年初减少18%。
公司的现金流也表现健康,2021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63.75亿元,同比大增393.15%,而这也意味着公司回款能力能力有所提升。
持续加码研发五年投27.51亿
中航机电从2013年开始陆续开展航空机电企业的资产整合工作,共历经三次重大资产重组,改变了原本航空机电领域分散化的格局,目前公司控股12家、托管8家核心机电系统公司,在国内航空机电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具体来看,2012年中航机电37.18亿元完成庆安公司、陕航电气、郑飞公司等航空机电资产重组后,2014年收购风雷和枫阳,2017年收购新航、三江,2019年收购航健、增资宏光,合计耗资55.33亿元。总资产从2012年的131.98亿元增至去年的302.47亿元,增长129.18%。
通过持续的资产整合,2012年末,中航机电总资产仅为132亿元,到了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达到了348.9亿元,9年增长164.32%。
中航机电也一直在民用航空业务进行技术储备,参与国内民用飞机C919、蛟龙600、MA700、长江系列发动机等多种机型机载产品的研制工作。
从研发方面来看,2021年全年,中航机电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6项,取得发明专利154项,实用新型专利258项。
2017年—2021年,中航机电研发费用分别为4.11亿元、4.21亿元、5.5亿元、5.93亿元、7.76亿元,五年研发投入共计27.5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航空业务上不断投入,中航机电也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进一步聚焦主业。2021年,中航机电将子公司庆安制冷进行重组,预计重组后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